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每一天懂一點好玩心理學發表時間:2017-09-30 16:15 大家都喜歡坐靠邊的座椅這種行為是由人的私人空間意識引起的。靠邊的座椅,只有一側與別人接觸,因而大多數人都喜歡坐在這里。萬一不小心睡著了,還可以減少倒在別人身上的幾率,總之,周圍的人越少,我們就越自在。 不過,也不是所有靠邊的地方都會讓人感到舒服自在,比如公共廁所中靠近人口一端的小便池或馬桶就經常受到“冷遇”。快餐店、咖啡館等高靠背座椅靠近外側的一端也不太受歡迎。這是因為高靠背座椅本身就可以確保一定的私人空間,而靠外側的一端反而容易將人暴露。喜歡站在勝利者一方的心理原因 如果問政治家的座右銘是什么,他們肯定會說一些漂亮的至理名言。實際上,在他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同樣的座右銘,那就是:永遠站在勝利者一方。 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樂隊車效應”。“樂隊車”是指在游行中開在最前面、載著樂隊演奏音樂的汽車。樂隊演奏的音樂使人情緒激昂、不自覺地就想跟在車后面參加游行。這種心理效應在政治家中非常普遍,一般人中也有不少人存在這樣的心理。 樂隊車效應在經濟活動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們經常在電影的宣傳廣告中聽到這樣的話:“電影熱映中,觀眾好評如潮”。這些宣傳語目的就是為了激發觀眾的心理產生“樂隊車效應”。至于是否“好評如潮”,觀眾朋友們還要自己做判斷。 為什么英雄多是孤膽英雄在地鐵中或馬路上見到有困難的老人,許多人心里都想去幫他們一把。可真正采取行動的人卻很少。難道是因為比較冷漠嗎?確有這個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當微小。 有另外一個心理原因使我們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當周圍有很多人的時候,我們心里就會想:即使我不去幫助他,也應該有人會出手相助。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林格曼效應”。 德國心理學家林格曼曾經做過一個讓眾人拉網的實驗。結果,每當拉網的人數增加,每個人出的力就會減小一點。原本,我們認為人數的增加會發揮相乘效應,即每個人出的力會增加,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當人數越多時,人就越會感覺“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網的時候就不那么賣力了。 人多了的話,就會寄望于別人。很多人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幫助有困難的人,所以英雄多是孤膽英雄。 夢的意義被追趕的夢一般情況下,當發生不安或陷入紛爭時,人大多會做被追趕的夢。當私生活的環境發生改變、被委以重任的時候,也會做類似的夢。 考試的夢感覺自己無法完成任務或缺乏自信時,一般會做考試的夢。這也許是因為準備得不充分,自己的潛意識以夢的形式告訴自己應該再努力一下。如果是在沒有任何不安的情況下做了考試的夢,那也許是一種警告。你應該再仔細檢查一下,看準備工作中有沒有漏掉的地方。 被擁抱的夢做被擁抱的夢存在明顯的男女差異。想確認身邊是否有值得信賴的人時,往往會做被擁抱的夢。當然,希望得到心上人擁抱的愿望也會促使人做類似的夢。女性更容易做被擁抱的夢,這說明女性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 找廁所的夢有時,我們并沒有尿急,卻在夢中拼命尋找廁所。很多做這個夢的人都是有話不敢說,把它埋藏在心里。想說卻說不出口的緊張感,在夢中就轉化成了尋找廁所的行為。 生病、受傷的夢當人的身體或心理的平衡被打破時,常會做生病或受傷的夢。此外,也有實例證明,有時做類似的夢是深層心理給我們的警告,提醒我們某些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潛在疾病。這樣的夢大多不是直接性的。 死亡的夢也許有人認為夢見死亡是非常不吉利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很多心理學家把死亡的夢理解為是“再生”的信號。他們解釋說,當人即將開始某種新的生活,或者想開始過新生活時,常會夢見自己死了。 吵架的夢夢到吵架時,不管當時的心情如何,大多數情況下吵架的對象都是自己。即使夢中在與其他人吵架,但大多只是自己的分身。當人內心紛亂、糾纏不清時,為了整理思緒,容易做吵架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