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_為什么大部分人的戀愛長跑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發表時間:2022-12-30 15:57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戀愛長跑似乎很少有修成正果的,大多數在時間的消磨中漸漸失去了對彼此的感情,那么,戀愛長跑為什么容易分手呢? 1 持續出現的矛盾 有人很不解地問我戀愛快三年了,三年內分居多次,一個月基本鬧幾次分手,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原諒。 最后一次和好以前發生的事情總是會想起,想起就很不舒服,然后提出分手,對方也沒挽留。 想知道在一起這么久了,不是吵架就是分手,是什么支撐以前在一起那么久,兩個人之間是因為沒有愛嗎? 我給總結了一下為什么情侶到一定階段,持續一段時間矛盾特別多,兩個人都特別累。 表面問題大家都知道,不過就是: 1.個人溝通不完善會導致矛盾積聚。 2.相處的時候兩個人都不愿意告訴對方真正的需求,因誤會引發爭吵,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會感到心累。 3.某件類似事件,問題反反復復出現,次數多了,累了。 4.生氣吵架時,偏要用難聽的語言來刺激對方。 5.吵架感情不順后大作小作,需要更多愛的證明。 6.經常用一種敷衍的態度來對待。 7.兩人之間已經無話可說了,彼此不再分享生活,兩人都很累。 人為什么想好好對伴侶也會犯這些錯誤,方法從來很簡單,為什么做不到?答案就是不是你不想而是你不能。 2 保持親密需要學習 01.人際倫理關系 我從一開始就說過保持親密關系是需要學習的。 假如你現在和另一半保持親密關系,你為什么還堅持呢?是否因為某些原因而感到必須繼續下去?或者你只是在等待一個更好的結果? 所有人際關系的背后都是互相依賴理論。 要獲得有價值的人際關系回報,我們就會依賴別人,別人也會依賴我們。 為了獲得最大的回報,我們在尋找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回報的人際交往,我們只和那些能夠提供充分利益的人保持親密關系。 然而,由于每個人都這么做,親密關系中的一方雙方都必須滿足自己的興趣,否則這種親密關系就無法持久。 按照這一觀點,理想的回報和他人互相交換是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這個過程就是社會交換( social change )。 戀愛就是社會交換的結果。 伴侶的“獎賞性”: 一開始從愛人那里我們能獲得快樂的感覺,被叫做伴侶的“獎賞性” 人際交往中有價值的和受歡迎的事物,使接受者感到愉快和滿足。 相反,代價則是一種懲罰而不受歡迎的體驗。 在飯局上花錢購買金錢,或者在身體上受到傷害,例如鼻青臉腫。盡管如此,親密關系最大的代價還是心理負擔。 對于親密關系中不確定的發展、對伴侶的缺點的失望,以及由于處于親密關系而不得不放棄某些東西而感到遺憾。 一切令人沮喪和痛苦的結果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結果就是一種特定的人際交往所帶來的回報和代價的總和,也就是在交往中綜合一方獲得的凈收益或凈虧損。 減去一切報酬和一切代價,你就得到了:結果=獎勵—代價 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只有回報大于成本,結果是正的,我們才能開始關系、繼續關系。 02.對人際關系的期待值 社會性交換理論主張人們總是追求最好的可能結果。 與人交往的結果即使是正面的,并不能說明你的交往就足夠讓你與另一半保持聯系。 首先是我們的期望值,第二個標準是假設我們沒有現在的伴侶,我們認為自己會過得怎么樣。 數學模型和大量的科學實驗分析,我就不放了,結合經驗我講解下影響親密關系的第二種存在:比較水平。 人是經驗的動物,和自己過去比較,和看見的環境比較,把關系的不同時期作比較。 3 預期的關系受益 極端時候會達成,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結果是積極還是消極都無關緊要的狀態。 比如舔狗追女神,他覺得自己被女神喊來喊去很榮幸,因為他的期望非常低,可能只是靠近女神就夠了,被使喚是榮幸。 01、預期的人際利益 這是在與他人交往中,我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的結果。 指我們會把現在戀愛的感覺與自己預料的相比較,預料來自你過去的生活經歷、情感經歷。 比如你認為你們會因為你心理素質差分手,那么在最初不分時候會感到很高興,在后期會覺得和預期不符而迷茫。 是的,沒錯這些都來自你的經驗,你相信你經歷的戀愛不過是另一段關系的循環,和家人不和睦的往往也覺得會和伴侶吵架分手,脫離不了陰影。 02、戀愛的替代性收益 這是指在沒有當前親密關系的情況下你會生活得怎樣。 例如有三種未來戀愛關系的可能: 1、和一個新的人建立關系; 2、單身; 3、分手了懷念前任。 很多人和現任保持關系感到累。 歸根結底,現在的壓抑和壓力已經存在了,你反而會覺得也許當初不談戀愛,或者選擇別人會更好。 其實都是沒經歷オ臆想出來的,真的換一種活法,你也會感到壓力。所以主觀認知對親密關系影響也很大。 自尊就是其中一種。 我們總說原生家庭會影響愛情,其實原生家庭影響的是一個人的自尊,哪怕脫離了這個環境,你的自卑或者自負都已經養成了,伴侶要最先承受你心態失衡的后果。 假如人們不喜歡自己,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吸引力,配不上伴侶的想法就是從這里來的。 當然我們往往叫它“習得性無助”。人若長期處于糟糕的親密關系中,就會失去希望,低估自己,認為自己在所有關系中都會有不好的表現。 03、與時俱進的比較水平 講的是若伴侶提供的關系本身遠超你的預期,連續幾個月這樣的情況,時間一久自身能在這種關系里得到的快樂會變少。 前面說的兩個都是你基于過去的經驗對當下感情有判斷,而這一點是基于這段感情的前期對當下判斷。 所有人的感情中的快樂都會越變越少,所以維護才是重要的,人得做好準備。 過去有全職太太,現在也有全職太太,為什么現在人不滿意呢? 論網絡對愛情的影響在于信息的獲取大大增加了,也會影響個人的。 如果一方提供的關系比你期望的要好的,長時間的相處,長時間的相處,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所獲得的樂趣就會減少,你一定會根據過去的經驗來評判當前的感覺。 而且這一點是建立在之前對這一時刻的感覺上的,一切感覺都會變得更加幸福,所以維護才是關鍵,得做好維護戀愛的準備。 3 重新制定關系中的界限 重新制定回報和付出比例 長時間維持的親密關系會引起許多憤怒和憤怒,這些事情可能超出了某些人的想象。 事實上,已婚伴侶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彼此之間的相處方式可能要比其他人更加惡劣。 客觀上親密關系中的痛苦并不比快樂多,人們卻感到很累。 因為對待親密的人你反而可能處于最糟糕的狀態,可能比對陌生人更粗魯、無禮、氣憤、自私和麻木。 事實上,有一些研究表明,人對待配偶,和對待陌生人是不同的。有的人會覺得相互依賴似乎是在縱容伴侶之間的不禮貌行為,所以不愿意表現出禮貌和體貼。 惡會大于善。 要想維持令人滿意的親密關系,我們可能需要維持至少5:1的付出:回報,在這個感到累的時刻,重新思考你付出了多少,你期待的是不是太高,怎樣改善。 和伴侶來一次長談,才是真的能改變當下疲憊關系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