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復,決定孩子的未來

發表時間:2022-07-12 16:39作者:南寧心理咨詢:“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復,決定孩子的未來來源:南寧心理咨詢:“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復,決定孩子的未來
圖片
未來的社會,肯定離不開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雖然大大的提高了人類的便捷性,但是現實的世界更重要。

作為父母,要用心引導,別讓孩子過度沉溺電子產品,也別讓網絡和手機成為孩子童年唯一的玩具。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 / 爸爸我想玩手機。

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pexels-photo-530024.jpeg
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恒的課題。

大多成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

單就健康而言,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其他的危害會在本文詳盡道來。


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癡迷的孩子。然后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后,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癡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

另外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后選擇在家幫工。

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一項測試表明:

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

英國華威大學的杰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01

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呢?

1. 智能手機影響兒童健康。

智能手機傷害孩子視力,導致孩子失明或者傷害孩子頸椎,導致孩子頸椎變形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傷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見為實的。

另外,沉迷智能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煉表現出消極態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2. 手機讓孩子患上抑郁癥。

有專家表示,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越喜歡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癥的幾率就越高,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患抑郁癥的比例遠高于一般孩子。

3. 手機損傷腦神經。

孩子的生理構造和生理形態與成人不同,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傷害遠大于成人,過度接觸電磁波輻射對兒童健康狀況和認知力會產生一定影響。

4. 手機耽誤孩子學習。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松愉悅的信息,對知識學習感到鼓噪乏味,學習成績下降,受到指責后更需要在手機網絡里找到慰藉,形成惡性循環之后,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欲,產生厭學情緒。

整天沉迷于手機世界里,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必然下滑。


5. 容易導致睡眠障礙。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頻繁使用智能手機會引起視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會引起睡眠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健康機構,做出了一項調查,手機光線比日常燈光對孩子睡眠的影響,把十位孩子分別進入兩個房間,一個房子的孩子們在看電視后睡覺,用了28分鐘內睡著;而另一個房間玩智能手機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鐘之后睡著。

當然我們不建議孩子在睡覺前看電視哦。



02

看看法國出臺了一個什么舉措?

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新法案規定:學生在整個校園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機;

據統計,12-17歲學生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90%;中小學生禁用手機是馬克龍上臺后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


用禁令,但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03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應該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

1. 1-3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

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盡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游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癥)的可能性也越大。

建議:
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游戲,以防孩子因游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2. 3-6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凈,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游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游戲,極易上癮。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游戲。

建議:
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游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3.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得固執又脾氣暴躁,有時講起來道理來,懟得爸媽都無語。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強壓(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飯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親子關系威脅(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歡你了)。

這兩種方法,弊大于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系,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建議:
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為責罰手段。

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游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游戲”。允許孩子出現頂嘴、哭鬧等不滿情緒。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游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我看著你玩兒完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業,可以嗎?”

4. 12-18歲: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認知水平較高,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應堅持適當干預、合理利用。直接沒收或生氣吼罵、甚至是暴打一頓,都是治標不治根的做法。

手機就像一把雙刃劍,能傷害孩子,但也能幫助孩子,關鍵在于如何使用。

建議: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機,是因為對性的好奇,父母可試探詢問并委婉教育。如通過微信、扣扣或郵件的方式,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識等。

有了溝通和信任后,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如是否可以帶去學校玩、什么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時會有怎樣的懲罰等。

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的正面效應,如手機上閱讀電子書籍更方便、手機搜索學習信息等。

可能看了這么多,真正做起來,很多家長還是很頭疼,如何在父母親自陪伴孩子,和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之間找個平衡點呢?

來看一位家長分享的三點經驗,小編覺得非常得不錯!

圖片

·   04   ·
三點經驗

1. 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之前有父母問,孩子玩手機時間已經很久了,不讓他玩,就大哭大鬧的,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其實也好解決,一來規定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二來是可以提前提醒他一下還剩多少時間,讓他說話要算話。

我們家平常不讓熊熊看電視,但會讓他玩一下IPAD,每次只能玩10分鐘,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次,每次還剩個兩三分鐘的時候,我就會提醒下他,告訴他還有多長時間,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10分鐘一下子就過去了,所以提前提醒下孩子,讓他有個時間準備結束,對于孩子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當然,這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也不必規定的那么死,有的節目時間長一點,二三十分鐘,看看也無妨,但每天總共的時長最好不超過1個小時。

只要一直保持這種規則,孩子就會逐漸習慣的,這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孩子都沒什么自制力,還是需要父母通過在生活中幫孩子遵守規則。

2. 通過電子產品學習。

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可以教孩子了解到電子產品的優點,讓孩子通過電子產品學習到新的知識。

例如:手機的地圖功能,有一次,晚高峰時間,我要帶熊熊趕著去較遠的地方聽演奏會,于是我就告訴熊熊用百度地圖查詢出行方式。我們倆是搭地鐵出行的,在路上,每到一站,我都給熊熊看一下地圖上我們的實時位置,出了地鐵再跟著導航往前走,這樣一下子就讓孩子把電子產品里的信息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了。

除了地圖導航功能,還可以讓孩子學著拍照、錄像、天氣預報、微信語音信息等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實用性功能。

再者,父母可以幫孩子挑選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節目,比如動物世界,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并且時不時問一下孩子,這是什么動物,那是什么,解釋給孩子聽。

在平常的時候看些相關的繪本,帶孩子去動物園,那么孩子從不同渠道接受的信息就全部結合起來了。

3. 找到能替代電子產品的活動。

有的媽媽說,孩子不看電視不玩手機就覺得無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所以說,除了使用電子產品以外,讓孩子培養點興趣愛好,安排豐富的娛樂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學畫畫、學下棋等等,每天都需要練習,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或者帶孩子爬山、游泳,讓孩子全身心都鍛煉了;還有親子閱讀、親子游戲,這些都是能夠幫孩子綜合發展的有益的活動。怎么樣?感覺還不錯吧!家長只要多點去思考,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圖片

·   05   ·
父母的陪伴讓孩子見識更大的天地

龍應臺說:

“玩,是天地間學問的根本。”

最優秀的父母,是最會帶著孩子玩的父母。

帶孩子散步、旅行、博覽群書,孩子會在自然中觀察蟲居、鳥鳴、草露,感知山、海、云、霧之美,在書中拓展眼界和胸懷。

從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潤,被書香熏染的孩子,興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會沉溺于手機等電子產品中?

都說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財力和孩子的靈氣,不如說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凝聚力。

好的父母用心關愛孩子、傾聽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給孩子一部手機。

一部小手機,往往藏著做父母的哲學,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與父母們共勉!

圖片圖片


  心理學好課推薦

實用課程丨焦慮時代:學會如何從容養育孩子——給父母的30堂成長進階課

心翔心理推出父母成長進階課,一共30堂,從各個維度深入探討,有效幫助父母緩解養育焦慮。

真正有用的教育,永遠始于愛,成于科學,終于成全。

課程特色

1.由4個學習模塊共同組成培養閉環,有效幫助父母緩解教養焦慮
2.結合培養孩子九大核心競爭力的獨家方法,深入了解教育背后的底層邏輯
3.多維視角解析,助力父母更新現有家庭教育模式
4.整合家庭教育資源,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適合人群

1.想要培養順應時代發展孩子的家長
2.想要改變焦慮養育現狀的家長
3.親子溝通存在沖突的家長
4.從事家庭教育指導相關的工作人員
5.想要深耕家庭教育方向的心理咨詢師

課程收獲

1.順應時代背景的教養理念與方法
2.改善家庭關系、親子關系
3.成為一名“合格的”成長型思維父母
4.有效緩解教養焦慮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99视频都是精品热在线播放| 国产91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十八禁无遮挡99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