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抑郁了,該如何自救?發表時間:2019-11-22 10:45 “三年半前,我莫名感覺后腦整天壓著一塊大石,昏昏沉沉,有時候這種感覺會突然消失,但很快又會回來,穩穩地壓在我的后腦勺上。我陷入了社交困境。我開始慢慢不愛與人說話,因為說話很累,開始慢慢不愛與人交際,因為交際很累,更多的時候我選擇在床上躺著睡覺,雖然不管我睡多少個小時也仍然睡不醒。但即便如此,我也要輾轉反側很久才能入睡。我變得沒有辦法工作。精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整個大腦的回路就如同被堵塞住了一樣,那塊瘋狂生長的大石也壓得我有一半的時間只能趴在桌上。”像這樣的后臺留言,每天都能翻到很多。抑郁,其實離我們很近。2009年《柳葉刀》的調查顯示,中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為6.1%,也就是說,中國的抑郁人群已經達到9000萬,平均每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抑郁。而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抑郁情緒也正在我們當中蔓延,讓快樂轉瞬即逝,生活也被蒙上一層灰色:不開心,總也高興不起來,即使有時候好了一些,卻又突然被拉回去 負能量爆棚,在無人的時候會崩潰大哭,或者壓抑到根本哭不出來 害怕被別人知道我的真實心情,回避社交,時刻偽裝出一副很快樂的樣子 常常感到胸悶,有壓迫感,容易疲勞,沒胃口,睡不好覺 沒勁,對很多事都提不起興趣,伴隨而來的還有自責 無法集中精力,記憶力越來越差,總是忘記事情 生活變得無望,時常在想人生的意義,有過想死的念頭,心里很恐慌 類似的“糟糕”時刻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但如果它反復困擾著你,那就應該重視起來,因為這是身體和情緒在告訴你,嘿,你該停下來,看看內心正在發生什么了。 抑郁是條“黑狗”,當他如影隨行地跟在身后,我們常常會有4種反應:①勸解自己說,想開一點就好了②擔心自己得了抑郁癥,恐慌害怕③感到羞恥和自責,不敢求助④試著調節但沒有用,不知所措 而這樣的處理方式,恰恰正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因為每多一份忽視,多一絲恐慌,多一些無助羞恥,都會讓抑郁變本加厲,讓我們在抑郁的泥塘里越陷越深,被無力感和壓抑籠罩。想走出抑郁,回避、壓抑這樣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但抑郁并不是不可控的,我們的人生可以再好起來。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彭旭,在20多年里,幫助7萬多人走出心靈困境。 他說,“這么多年來,我看到無數人被抑郁困擾的人走了出來,找回了快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療愈能力的,我們都可以甩掉抑郁,只是需要用專業的方法來幫自己。”那么:面對抑郁我們可以怎么自救,拿回生活掌控權?如何走出抑郁的狀態,重見生活中的陽光?如何幫助身邊抑郁的人,重獲快樂? 這個冬天,心翔心理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走出抑郁,讓陽光透進來,每周面向各位來訪者提供兩個公益心理咨詢名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掃描二維碼或撥打下方電話,聯系我們的咨詢顧問,預約我們的專業咨詢師,一齊打倒那些將我們長時間困擾在內的情緒問題吧! 我們能做什么呢? 傾訴 & 回應由于缺少對心理疾病的認知,很多人在出現“問題”時沒有及時就診,耗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 心理咨詢一般要做多少次,才能有明顯的效果?我測試出是重度抑郁,抑郁是我自己矯情嗎?22歲女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赤面恐懼癥?...... 看,這里有許多人,有和你一樣的經歷呢。也有更多人,在幫你解決問題。你不是一個人,在面對“心魔”。 了解 & 分享如果每個問題在誕生之初,就可以獲得及時有效的急救,那該有多好。 每個人都會有感覺跨不過去的至暗時刻,必要的心理自救,也許就能挽救一個人。 閱讀 & 聆聽在最困難時,有些人是通過書本的一句話,而茅塞頓開的。 可能是《被討厭的勇氣》里提到的: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也可能是《當尼采哭泣》里寫到的: “生活愉快的關鍵,在于先去選擇必要的東西,然后去熱愛所選擇的東西。” 閱讀是一個靜心的過程,和心理好書相遇,更能讓我們透過文字,了解最真實的自己。 希望每個人,真正愛內心有如愛身體。不是忍耐、抱怨、輕視、自我否定,而是了解、理解、尊重、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