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花父母的錢,就是在吸血”?千萬別讓孩子有負罪感發表時間:2021-06-26 09:48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花父母的錢會有負罪感?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我沒有那么優秀,我覺得自己的努力配不上父母的付出。 這個回答戳痛了無數網友。有人說:「花父母的錢和吸父母的血沒有什么區別?!?/span> 有人說:「我從小就希望快點長大,不再花他們的錢?!惯€有人說,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就是「你知道我們掙錢有多辛苦,多不容易嗎」,以至于花父母的錢一直很有罪惡感。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總是帶著付出感來養育孩子,卻渾然不知,這其實是一種裹挾著「愛」的控制。 「你這個成績,對得起媽媽嗎?」 我的一個朋友,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她的媽媽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為了照顧她,于是申請調到了她就讀的小學教書。 媽媽一直耳提面命地跟朋友說:「媽媽放著好好的高中不教,做這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你,你可要好好學習啊?!?/span>一旦朋友學習成績下降,媽媽就會質問她:「你這個成績,對得起媽媽嗎?」 朋友特別怕媽媽說這樣的話,因此從小學習就非常努力,也很乖巧聽話,可是她過得并不快樂。 高考時,她背著媽媽,放棄了離家近又好的名牌大學,偷偷地選擇了海南的一所大學,目的就是為了遠離媽媽。她說,媽媽的付出太沉重了,她不想要了。 父母過多的付出,可能成為孩子無法承受之重。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也一直被父母的這種付出捆綁過。所以,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每當我媽用教育我的口吻告訴女兒:「媽媽把最好的都留給你,長大你要孝順媽媽」時,我都會告訴我媽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生孩子是我自己的選擇,不需要孩子回報。 健康的親子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應該是互相滋養的一個過程,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完整了我們的生命。 因為深愛著孩子,我們愿意成為更好的大人,因為深深愛著我們,孩子愿意成長為更好的小孩。
「我都是為你好」 多少父母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號,強行把孩子和自己捆綁在一起,然而這種講條件的愛,往往會讓孩子感到窒息。 前段時間,熱播劇《小歡喜》中,英子在連續失眠34天后,一個人離家出走,遠赴深圳。她站在橋頭上崩潰大哭,面對父母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我就是要逃離你?!?/span>
這話,讓媽媽宋倩失聲痛哭,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一個女兒,怎么一下子變成了這樣子。 心理學博士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寫道:「情感勒索者,會利用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控制著你,雙方一起被困在惡性循環之中?!?/span> 讓宋倩英子母女由相愛到相殺的,正是宋倩那無所不在的母愛,以及濃烈的付出感。 「媽媽從來沒有覺得,你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埂改闶俏易钪匾娜耍蹅儌z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樣的呀?」「就媽媽一個人帶你長大的呀,我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備課,我起早貪黑地給你買菜做飯,我容易???我壓力不大???」 無疑,媽媽為女兒付出了所有的愛,但這種愛,對于女兒來說,卻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或許,連宋倩自己都不知道,這些話堪比毒藥,它會慢慢滲透到英子的每一寸肌膚,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父母過度強調付出感,就會演變成對孩子的一種變相控制,讓親子關系畸形發展。
「媽媽,你生下我,為我做這一切,難道就是為了有一天找我要回報嗎?」有人說,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 父母向孩子抱怨訴苦,本意可能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成年人養育孩子的艱辛。只是,出發點雖好,但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我省吃儉用,花錢送你去上輔導班,你就拿這成績回報我?」「我含辛茹苦養你成人,你對我就這態度?」「如果不是因為你,我和你爸這日子不知道過得多舒坦?!?/span> 父母說這些話,是希望孩子和自己同頻,能感同身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可,孩子和父母是有時差的,父母的話,投射到孩子身上變成了一種負擔,讓孩子誤以為,你生我養我,都是計成本要回報的。
一位朋友說,每天對孩子的口頭禪就是,我為你做這個做那個,你是如何回報我的? 直到有一天,上初三的兒子反問她:「媽媽,你生下我,為我做這一切,難道就是為了有一天找我要回報嗎?」 兒子的話讓她心頭一震。兒子告訴她,每當聽到媽媽說為他好,為他付出多少的時候,他心中就有一種聲音在吶喊:媽媽根本不愛我。 朋友說,是兒子教會了她,真正的愛,不是交換,也不是索取,而是無條件的愛。
就像《麥兜和我的媽媽》里,樂觀的麥兜媽媽沒有丈夫,無房無車,也沒有正式工作,但她卻從不在麥兜面前訴說自己一個人養育他的辛苦,而是時刻給兒子以鼓勵,在困頓中,給了麥兜一個快樂的童年。 成年后的麥兜,成了一名有名的偵探,提起媽媽,他說:「多年之后,我終于明白,面對命運,媽媽把能輸的都輸掉了,把能贏的都贏來了。只不過,輸的,她都留給了自己,贏來的,她都留給了我?!?/span> 只有愛,才能滋生出無窮的力量,只有愛,才能讓父母贏得孩子。 心理學家李雪說:「若父母對孩子抱怨‘我為你付出了一輩子’,言下之意就是‘我一輩子都沒有愛過你’。」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用付出去控制孩子。他們不會讓孩子背著「付出感」負重而行,只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讓他輕裝簡行。 我們最該對孩子持有的態度是,你能成為我的孩子,讓我體驗養育的苦與樂,本身就是一種恩賜和回報,無關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