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沒有自由綻放的生命,就沒有美好的親子關系發表時間:2019-07-19 11:29 文 | 小莉經常會遇到面臨離婚抉擇的讀者來向我咨詢。很多時候,她們并不是來征詢我的意見。她們更像是來向我證明自己。證明她們的決定是正確的,無奈的,只能如此的,非此不可的。聽到最多的話可能就是,我受夠了他,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和他離婚了。通常情況下,我并不會代替讀者去做選擇。因為當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們并不是在選一條最對的,最美的,最好的路,而是在選一條我們能走的起的,相對來說比較好的路。能不能走的起,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獨木橋再美,對面風景再好。你沒有那本事,我不會趕你上去。能不能離婚,并不只是看對方有多不合適,你們的婚姻有多差,更多的,是要看離婚以后,你到底能過的更好,還是更糟糕。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經濟,生活,精神,是否可以獨立。即使如此,無論我多么的不會給你正面的意見,有一點,我卻是可以斬釘截鐵地對你說NO。永遠不要說,為了孩子,你選擇***這***包括很多,離婚,不離婚,出國,不出國,創業,不創業,再婚,不再婚,讀書,不讀書,工作,不工作。。。我相信,客觀上來說,一個母親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會首先考慮孩子的利益,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這是母親的本能。但這個事情的本質在于,孩子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首先考慮他,但你并非只是為了他。很多母親會說:只要孩子過得好就行了,我怎么樣無所謂。聽起來很偉大,但這是個不可能成立的偽命題。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媽媽自己很糟糕,孩子卻很好。注意,這里說的培養的好,指的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幸福快樂;而不是說考上了名牌大學,或者成名成家。為什么說這種情況一定不存在呢?因為孩子好不好其中有一點,至關重要的,那就是孩子和母親的親子關系。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命力沒有自由綻放的母親,是不可能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的,一個孩子,和母親沒有建立好的關系,他也不能算是健康快樂,圓滿具足的。最后的邏輯很有意思,即使為了你的孩子,你也不能只為了你的孩子活著。我們看到有一些母親,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就會把這種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當鋼琴家的母親逼著孩子學鋼琴,想當舞蹈家的母親逼著孩子學芭蕾,學習不怎么樣的母親逼著孩子考名牌大學。還有更多的人,甚至沒有夢想。她們的人生平淡無奇,又無法在這貧乏人生中自得其樂。當她們有了孩子,這嶄新生命立刻點燃了她心中火焰,從今以后,火光為孩子而亮,生命不再只有漫長黑夜和未知的前方。更殘酷的是,有一些母親,在情感上沒有得到滿足。就將更多的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你在別處虧欠,卻只想用孩子來填滿。當孩子承擔起填滿你生命空洞的繁重任務的時候,他的生命也會因此變得沉重。中國人的婆媳關系總體不大好,這很大程度上和中國人的夫妻關系不大好有關。結婚十年后,還能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談情說愛的夫妻太少。很多媽媽都把孩子當成了老公來愛,尤其是有兒子的媽媽。這種情況下,造成了很多結婚后,婆婆和媳婦一起爭奪兒子的笑話。有一個古老的問題:和你媽掉水里,你先救誰。這個問題就暴露了,長久以來,中國的婆婆和媳婦,在爭奪同一個男人的愛。這真的很可怕。作為母親,我們可以審視自己的生命:我們的內心是什么樣子的?是一片繁花似錦,還是一派荒蕪之地;我們的夫妻關系是什么樣子的?是夫妻恩愛,家庭和睦,還是感情淡薄,缺乏溫暖;我們的人生規劃是什么樣子的?是擁有夢想和實施的計劃,還是一片迷茫;我們對未來的信念是什么樣子的?是充滿了希望,渾身是勁兒,還是內心冰冷,充滿絕望。生命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沐浴陽光,其中蘊含著蓬勃的力量,這力量終將綻放開來,不在這里綻放,就必然要在別處侵略。一個母親,倘若在自己的生命里,沒有自由的綻放,這種力量就會積蓄下來,寄生在別人的身上,這別人,往往就是自己的孩子。當一個人的生命里,摻入了另外一個人的意志、夢想、希望,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最愛的人,無法拒絕的人,事情會怎么樣?要么扭曲,掙扎,痛苦,反抗,要么被另一個生命徹底吞噬、控制。寄生與被寄生,控制與被控制,吞噬與抗爭,這樣的親子關系,如何美好?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母親是孩子人生的榜樣。無論你是學者教授,還是文盲農婦,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生命的活力,張力,成長力,讓孩子看到一個人應該怎樣活著。有的是活的無趣昏暗的所謂精英、上層,也有的是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鄉野村姑。在生命面前,很多東西會露出最本質的模樣。孩子不能成為我們拒絕此生成長的救命稻草。讓我們一起,自由的綻放吧!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于這方面的相關信息,可聯系小編15078805124(同微信)辦公地址:南寧市民族大道63-1號歐景庭園12單元心翔心理電話:0771-3307905心翔網站:http://www.gxps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