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關于心理咨詢那些你最想了解的事兒!發表時間:2018-10-25 09:25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發展、婚姻情感、個人成長咨詢等預約電話:15078805124在西方發達國家,心理咨詢是人們最習以為常的事情,他們善于照顧自己的情緒,就像生病需就醫一樣正常,接納度極高,還有是哲學家們,不被精神分析分析各十年八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哲學家,心理咨詢跟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使他們擁有更幸福的生活體驗。在國內,近幾年國家也開始重視,媒體宣傳日漸增多,心理咨詢迅速走進大眾視野,但有些新接觸的人還對心理咨詢不太了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誤區吧~~~誤區一:一次心理咨詢解決所有問題 對心理咨詢抱有過高期望。許多來訪者把心理咨詢神化,好像心理咨詢無所不會,無所不能,好似一個開鎖匠,什么樣的“心結”一下都能打開,常常來一兩次,沒有達到所需求的晴空萬里”的心境,便沒了下文。心理咨詢是幫助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心理咨詢師不可能包辦解決問題,只是提供一些正確的認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必須有求助者本人多次具體實踐才能解決。除非是非常簡單的心理問題,可以一次心理咨詢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許多問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性格方面的問題。有些現實問題而且還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詢也不可能一次解決。心理咨詢是幫助求助者認識自己、接受現實從而超越自我。誤區二:心理咨詢很丟人 很多人覺得做心理咨詢很沒面子,會被鄰里朋友同事看成是精神病,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寧愿吃藥也不愿意做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在我國屬于新興學科,人們對它仍有神秘感。來訪者都是左顧右盼,鼓足勇氣才走進來的,在咨詢師反復保證下才肯傾吐愁苦。誤區三:心理咨詢就是算命 你是心理咨詢師,是不是一定能猜到我在想什么?我一同學,他們人事考核,專門給我電話:“你不是心理咨詢師嗎?你幫我看看這次能不能上到副廳?你是咨詢師,我有點兒怕你,感覺在你面前,我很裸露。心理咨詢師除了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一般人不同外,并無其他特別之處。心理咨詢師有經過訓練的良好觀察力,知道心理活動科學規律并有非常客觀的邏輯分析能力,可以判斷某些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但這一切都必須來自真實、客觀、全面的資料。誤區四:心理咨詢就是聊天 很多人會覺得心理咨詢就是和人聊聊天,甚至將其歸為忽悠人錢財的行業范疇,這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聊天是不需要有專業技能和專業背景的,而心理咨詢則需要從業人員取得資格證并掌握相應的咨詢技能,這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誤區五:心理咨詢師不該有情緒 當碰到事情,表露出自己的情緒時,朋友會說:“你不是學心理的嗎,怎么還看不明白呢??”似乎心理咨詢師在任何時候都是處事不驚,大肚能容天下事的角色;而不了解,咨詢師在面對來訪者、做專業的咨詢時,他會努力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來訪者,在平時,他該是什么角色還是什么角色,該有情緒還是有情緒的,不同的是他會自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