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師提醒你,孩子和你傾訴煩惱時千萬別敷衍!發表時間:2024-04-12 19:00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面臨著孩子們的種種煩惱和困擾。當他們來找我們傾訴時,我們往往會急于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然而,真正能夠幫助他們的并非是簡單的指導,而是給予他們堅定和支持的力量。本文將探討為什么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渴望得到父母的力量,以及如何通過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和滿足他們的需求。 到困難,腦子就一片空白;被同學欺負,遭排擠;與親人、朋友分別……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煩惱,他們因此焦慮、沮喪、悲傷……沒了自信和積極性,怎么辦呢? 當孩子向我們表達自己的煩惱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孩子跟我說他的煩惱,是在向我求助,我要幫助他。但很多時候,孩子的困擾,我們也解決不了,也不知道能怎么辦。作為家長不知道怎么辦,好像很沒面子,還會給孩子帶來沒有希望的感覺,因此我們會絞盡腦汁給孩子出主意。可是我們出了半天,沒準孩子還會說:“這個根本就沒用!不是那么回事!”“你根本不明白我的感受!”妻子抱怨自己的工作好難、不會做,如果丈夫一個勁地跟她分析,你應該怎么做、怎么做,恐怕妻子的情緒非但不會變好,還會更加郁悶,甚至會把矛頭指向出主意的丈夫。沒錯,無論大人還是孩子,當我們遇到煩惱時,我們也不想這樣,我們也想處理好工作,我們也想不被人嘲笑,所以當聽到別人的意見時,很清楚那是別人想的,不是我想出來的,問題還是存在啊,情緒更加煩躁。我希望自己可以想出來。所以我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相信,相信我是可以處理好的! 三歲的小朋友,自己穿不上鞋就會著急就會哭;五歲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因為忙沒有時間陪他們玩,他們會傷心難過;八歲的孩子會因為沒寫完作業而緊張焦慮;一個中學生不會因為穿不上鞋、沒有父母陪著玩、沒寫完作業而緊張哭鬧,但會因為和好朋友吵架而不開心;一個已經大學畢業的人會因為不知道想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而煩惱……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一個、兩個方法,卻不能跟著他們,告訴他們每件事情的辦法。但如果我們教會他們面對困難時如何放松,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那么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他們遇到困難時會苦惱,他們也會變得更加自信,發現原來沒有什么大不了! 孩子為什么需要力量 1. 安全感與信任:當孩子遭遇困境時,他們首先需要的是安全感和信任。他們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依靠的依托,有人可以理解他們的困惑和痛苦。這種信任和安全感可以讓他們更加勇敢地面對問題,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 2. 自尊心與自信心: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至關重要。當他們向父母傾訴時,他們希望能夠得到肯定和鼓勵,從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他們需要父母告訴他們,他們是有價值的、有能力的,并且可以戰勝困難。 3. 情緒的釋放與調節:對于孩子而言,傾訴痛苦和困惑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和調節方式。當他們向父母傾訴時,他們希望能夠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關懷,從而減輕內心的負擔和壓力。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并且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如何給予孩子力量 1. 傾聽和理解:當孩子向我們傾訴時,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傾聽和理解。我們要展示出對他們的關注和接納,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我們要盡量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并且表達出對他們困境的同理和理解。 2. 肯定和鼓勵:在傾聽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們要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我們要告訴他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們都是有能力去面對和解決的。我們要關注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并且給予正面的反饋和鼓勵,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 提供支持和指導:除了肯定和鼓勵,我們還要提供孩子需要的支持和指導。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我們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自 ** 和決策權,讓他們有機會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 ** 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向我們訴說苦惱時,他們所渴望的不僅僅是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是我們給予他們的力量和支持。通過傾聽、理解、肯定、鼓勵以及提供支持和指導,我們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他們建立起堅強的內心和積極的心態。讓我們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愛去引導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大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