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表簡介: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的接觸,從而在心理上或行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通過人際交往,人們可以交換信息與思想,表達情感與需要,交流經驗與技能,最終實現相互認識、理解、合作與建立更復雜的關系。人際交往能力是指人在進行人際交往活動時,影響人際交往活動的效率和保證人際交往順利進行的個性心理特征。這種能力是人們社會生活的基本能力,也是一種社會適應能力,即一種調整與周圍環境關系的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際交往在人們生活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人際交往的內涵和功能也在不斷更新,它不僅影響人們生活的水平和質量,關系到人們是否成就自己的事業,而且關系到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及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實力。 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人際關系好壞。人際關系的變化和發展取決于交往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是否平衡。中學生人際關系的好壞對其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據有關部門對3000多名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其中30%的學生因缺乏必要的交往能力而形成了一種孤獨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為膽小、怕羞、不合群、極易激動,或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態。由人際交往帶來的負面情緒和評價不僅會影響到中學生個體認知水平的提高和良好集體心理氛圍的形成,而且會阻礙中學生的情緒與人格的完善,給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因此測量和評價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測驗》是用中學生在近段時間內與人交往時的表現來測量其人際交往能力的高低,它是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師根據《中學生人際關系測驗》修訂而成,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測驗共有36道題目,要求被測試者根據題目的描述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回答。根據被測試者的具體選項來評定測驗分數,并根據常模標準(相應人群的平均水平)判定相應的人際交往能力等級。 和其它測量中學生人際交往或人際關系的測驗相比,本測驗沒有涉及特殊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或者家庭關系等令人敏感的話題,從一般的人際交往情況出發,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單維多級的結果解釋也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在中學生心理診斷與測量領域被廣泛使用,可以為學生自我認識和自身調整提供依據,為教師、家長的個性化教育提供參考。《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測驗》適合各個年級的中學生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