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每個人結婚時都是“半成品”發表時間:2023-03-27 09:55 經常聽到做妻子的這樣抱怨丈夫: “為什么他不能穩重、擔當、成熟一點,別動不動就慪氣、發飆、擺臭臉,也別老聽他媽、他姨、他姑的話,像個沒長大的娃娃,還得我哄著、順著、伺候著。” “什么時候他能像個真正的男子漢一樣,既能頂天立地,又能柔情似水,既能在工作上做行家,又能在家里做個好丈夫、好爸爸。” “當初真是走了眼,還以為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沒想到他只是個半成品!” 這樣的牢騷,在男人一邊也差不多,茲不贅述,請自行腦補。 戀愛也好,蜜月也罷,兩個人眼里的對方都籠罩著一層美麗的光環,看似完美無瑕。當新婚的激情退去,開始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考驗兩個婚姻“實習生”的時候。 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各方面都足夠成熟、足夠可靠的成年人,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從容不迫,及時找到合情合理的解決辦法;當自己情緒不佳、狀態不好的時候,對方能夠像理想伴侶那樣,心有靈犀、呵護備至。 但現實卻是,無論是對方,還是自己,都是“半成品”: 沒有人天生成熟,所有的那些理想品質,都是不斷成長的結果,而不是生來就有。 有的人,成長的愿望強,思考有主動性,遇到問題不回避,發現不足肯擔當,讓配偶心里有足夠的希望和耐心,即便是半成品也受歡迎。 有的人,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或者即便覺得有問題,也把成長和完善的責任推到對方頭上,自己坐享其成。這樣的人,逐漸消耗著另一半的感情和耐心,直到“情感銀行”的戶頭上“存款”耗盡,坐吃山空。這樣的“半成品”,極有可能最終成了次品、殘品、廢品,先被嫌棄,終被放棄。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半成品”,或許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極品”的標準,但只要肯努力,不斷打磨、不斷完善,做個“合格品”,甚至“優等品”,都是可能的。 原生家庭仿佛鋼廠的第一個車間,我們就是生產出來的生鐵、粗胚,后續的加工,程序越多,產品的品質越高。婚姻也好,工作也罷,生活中的一切歷練,都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假如我們發現伴侶也是“半成品”,或許該值得慶幸,至少,兩人的“品相”相當,誰也不必嫌棄誰;另一方面,能夠見證和參與另一半蛻變、成長的過程,是一種寶貴的經歷。 兩個人,就仿佛兩種特質的鋼材,糅合在一起所誕生的后代,很可能是一種更加優秀、獨一無二的“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