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_總是覺得胃不舒服?你可能壓抑了許多無法言說的憤怒發表時間:2023-02-18 16:39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我們軀體上的疾病,很多不是器質性問題,而是源于心理問題。 有一個朋友患有腸胃功能的疾病,總是痙攣痛苦,可是怎么查都查不出根本問題,吃藥也無從下手,但是疼起來,整夜都無法入睡,要不停的靠暖手寶來緩解身體帶來的痛苦。 雖然他身體上檢查不出來疾病,但是從他的生活經歷上,我們了解到,他的過去幾十年過的并不平順,甚至可以算坎坷,多年積壓的情緒,已經成了他疾病的根源。 胃具有兩種功能 一種是接受功能,如果接受任何食物,有時候就會對身體不利,這在心理上代表“忍氣吞聲”; 另一種功能是消化功能,代表攻擊性,但是如果是徹底的攻擊性行為,就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同時心理適應能力下降。 胃病是心理模式的投射,那么胃病患者該如何協調這兩種功能,使胃功能發揮正常,使心理適應能力提高呢? 胃病患者完全不表達或者展現過強的攻擊性具有兩種功能 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它接受一切外來的東西,接受一切需要消化的東西。接受的能力需要開放、順從和意愿,胃的這個特質代表女性角色。 除了接受的能力,胃也有一個屬于男性特質的功能:制造和分泌胃酸。酸會侵襲、腐蝕、灼傷、分解,無疑是具有攻擊性的。 如果無法有意識地處理煩惱的感覺,或是將之轉化成徹底的攻擊性行為,或“忍氣吞聲”,這時我們的攻擊性和怒氣就會以胃酸的形式在身體里表現。 胃進行酸性作用以消化和分解純心理的感受,這個苦難的工作會使我們噯氣打嗝,提醒我們最好不要吞下這些感受,把胃留給真正需要消化的食物。 有胃病的人的問題就在于此,面對激怒他們的事,或是自己的攻擊性沖動時,他們缺少有意識的適應能力,所以無法靠自己解決沖突和問題。 這種人要么是完全不表達自己的攻擊性,要么是展現過強的攻擊性。因此胃會只制造過多的酸液以承擔攻擊性的任務。 胃病患者不自覺地渴望沒有沖突的關系 胃病患者是不愿進入沖突的人,他們會不自覺地渴望沒有沖突的童年世界,他們的胃渴望流質食物,這些患者也會對食物精挑細選,證明這些食物無害才行,所以食物里不會有需要咬的硬塊,問題全部都篩選掉了。 胃病患者不能容忍未經加工的食物,他覺得這種食物太粗糙、太原始、太危險了,所有食物都要煮爛(攻擊性的處理),然后他們才敢冒險一嘗。 咖啡、酒、茶、辣椒等等,對他們來說太刺激而不能吃。他們的生活和飲食好像需要完全沒有挑戰。胃的酸度會導致壓迫感,以至于不能吃任何增加壓力的東西(不太能接受任何新觀念)。 服用制酸劑通常會造成嗝氣,而有舒解的感覺。嗝氣是對外界表達攻擊性,這是一種放氣出來(擺架子)的方式,可以減少內在的壓力。 正統醫學也會使用鎮靜劑,為的是同樣的作用。藥物的作用是打斷心理和生物化學間的關系,在嚴重的病例甚至會以手術的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比如為潰瘍病人切除負責酸液分泌的特殊神經。 這些傳統醫學的方法會打斷感受和胃之間的聯結,于是胃就不必消化以身體形式表現的感受。 胃病患者需要覺察感受,消化外來觀念 這種使我們的感受和攻擊性不向外發出,而轉向自己的傾向,最后會造成胃潰瘍的生長(雖然并沒有腫瘤,但會穿透胃壁)。所謂胃潰瘍就是消化胃壁本身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把自己消化掉。” 胃病患者需要學習去覺察自己的感受,有意識地掌握自己的沖突,并消化外來的觀念。 胃潰瘍患者不但需要察覺,也需要承認自己對嬰兒式依賴、與母親融合的愿望,以及對被愛、被照顧的渴望,即使這些欲望被隱藏在獨立、能力和自大的表象之后。 后記 我們身體上很多的疾病和問題, 根源是心理問題。 當您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為身體看病的同時, 千萬不要忽略了同樣要為自己的心理進行療愈。 作者:余先慧 配圖及文章均來自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