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中心_親密關系實驗 | 勢均力敵,是愛情和婚姻關系的普遍原則發表時間:2022-12-24 11:14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我們一生都在尋求幸福的親密關系,但每個人在追逐幸福上通常是迷茫的,從出生到現在,也沒人教過我們如何才能擁有理想的親密關系。 擇偶過程中隱藏了什么潛規則? 婚姻中什么因素決定了關系的穩定? 理想的親密關系是什么樣的? 怎樣做,才叫愛? ······ 這些問題,心理學家都將通過實驗來解答。 本文知識點滿滿,耐心看完一定會有所收獲,甚至可能會顛覆你對親密關系的認知。 01 擇偶過程中 有什么隱藏的潛規則? 節目組分別邀請了20名單身男性和20名單身女性做了個實驗。 男女頭上都戴著帽子,標有1到40的號碼,男生是雙數,女生是單數。他們都看不到自己的數字,只能看到別人的。 要求他們要在15分鐘之內說服一名異性與自己配對,配對成功者可以獲得獎金,金額就是兩人數字相加后乘以10。 也就是說,數字越大,獎金越高。 在經濟學家們看來,帽子上的數字就代表著我們擇偶時看重的財富、地位、實力等。 而個人魅力就是財富不足的彌補,財富充足時的加持。 本期實驗邀請了哈佛大學的經濟學系博士后王勇,和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他們通過觀察素人們的實驗,從專業的角度討論擇偶背后隱藏的秘密。
在實驗游戲里,39號女生條件最好,選擇面更廣。好多男生搶著要她,但她始終沒有挑到最滿意的。 到游戲最后一刻,她直接被18號強行拉走了,她只能接受,時間結束,就好比我們擇偶優勢的減弱,比如年齡或者地位。 很多人也是最后一秒才匆匆做了選擇,如果不是時間問題,他們恐怕可以無休止的挑下去。 王勇說,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用這種等待策略,他們會列一些條件去篩選合適自己的人。 但真按照所列條件的去找,是很難找到適合的那個人的。婚姻的組合不只是看條件,更重要的是要看兩人之間的互動和情感,單憑條件怎么可能找到呢? 有心理學家根據人類的互動關系進行了一個計算:在100萬人口里,至少有6000人可以是你的最佳配偶。 經濟學上還有一個理論,叫做最優停止理論。我們的人生會有多種選擇,但是到了一個點就可以確認了,最優的點就是在37%的時候。有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相信下一個更好,但事實是我們偶然間便錯過我們了最好的選擇。 很多人選擇等的原因,是想追求完美,但是“完美是良好的敵人“,你追求完美,可能就會錯過良好,最后找到的也不一定是最愛的。
在實驗中,時間快截止了,33號女生還沒找到合適的人,有人就建議她去“挖墻腳”。她就來到了已經組好隊的36號男生和27號女生面前,36號男生經過一番糾結,真的選了33號女生。 主持人就問專家,這像不像婚姻里面,第三者趁虛而入了。 彭凱平教授說,如果男女兩性關系是博弈,那么和伴侶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才有利于婚姻的穩固。 如果27號女生之前能和男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36號男生不一定會被挖走。 王勇補充說,除了良性互動,婚姻的穩定,其實是靠財產制度來維持的。 在古代,男人想離婚很容易,一紙休書就可以了,男性掌握了事后優勢。所以,女性為了增加婚姻的穩定,就要增加事前優勢。女方會要求男方給彩禮,并且婚禮還要隆重,當男人意識到結婚需要花很多錢時,對婚姻的態度就會更加慎重了。 在現代,女性也會要求男性買房或在房本上加名字,都是為了增加事后優勢,增加離婚成本。 事前和事后優勢保持均衡,才能維持婚姻關系的穩定。 除此之外,妻子管錢,也是提高女性事后優勢的表現。民政部有一個數據顯示:丈夫管錢的家庭離婚率較高,妻子管錢的家庭離婚率相對較低。 還有一個統計,是關于收入差異對出軌的影響。從經濟角度來看,丈夫收入是妻子的1-1.5倍時,婚姻關系最穩定。收入相差太大的家庭,婚姻關系最不穩定。
實驗結果發現,很多對組合數字相差都不大,大家最終選還是和自己勢均力敵的人。很多人糾結,結婚到底是找互補的還是門當戶對的。 現在專家給出了答案:匹配效應是愛情和婚姻的基本原則。 一項針對5000對夫妻的調查顯示,和睦的家庭,夫妻在經濟、門第、性格、相貌等方面都相差不大。所以,婚姻中追求相似性,確實比追求互補更容易維持幸福和穩定。 從第一個實驗中我們知道,找對象不要拿著種種條件去找,世上不是只有唯一的人才合適你;也不要一直等待,你得主動去尋找,等到最后不僅容易失去優勢,也會錯過對的人。 而第二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婚姻長久、穩定、幸福,一定要追求和對方相似。因為會“互補“的是團隊,而不是夫妻。從愛情走向婚姻時,要構建好雙方的財產關系,讓財產制度更好地支持兩人的婚姻和情感。 02 差異太大的人, 適合在一起嗎? 節目的最后一個實驗更有意思。 通過箱庭游戲,來了解你的親密伴侶真正在想什么,以及你們之間隱藏了哪些問題。 箱庭療法是在歐洲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療法:
節目組邀請了3對夫妻和一對愛情長跑五年的情侶。 3號夫妻,心理學家陳海賢對他們評價很高,直說:“這就是好的愛情的樣子。” 他們結婚一年多,就是丈夫工作太忙,平時缺乏溝通。在實驗中他們都是互相成全,彼此為對方考慮。但其實,他們的性格和三觀差異都挺大。 丈夫遇到她之前是浪子型,喜歡到處旅游,做事情沒有規劃,掙20萬,也能花30萬,向往自由。而妻子是個喜歡規劃的人,做什么都井井有條。他們是遇到彼此之后,才發生了變化。 在一起后,丈夫把吃喝玩樂該戒的都戒了,也學會省錢存錢了。而妻子出去旅行時也懶得再規劃,配合丈夫,接受生活的驚喜。盡管丈夫有很多小缺點,但妻子都是帶著笑說出來的。妻子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找到了對的人。 在陳海賢看來,情侶間有差異,但能為彼此改變的太不容易了,這種差異往往會是很多情侶的矛盾,但他們都接受了對方。 他說,不是妻子找到了對的人,而是她用欣賞和認可,把對方變成了對的人。 他們也都愿意為對方改變和付出。丈夫為妻子放棄了年薪二十多萬的工作,來到北京從頭開始打拼。月薪剛開始只有四五千,除了睡覺,80%的時間都在工作,但他從沒和妻子抱怨過。 妻子卻能很體諒的說:他來北京真是受苦了。很多人結婚都看房子彩禮,但妻子對這些都沒有要求。 他們都在互相付出,也看見了彼此的付出。 場景搭建完成后,丈夫發現基本都是按自己的規劃走,沒有到考慮妻子怎么想,他主動反思:
陳海賢說,一段關系開始的時候,沒有誰能做得完美,反省代表了一顆我們愿意為對方考慮的心。 其實人不是怕付出的,我們怕的是付出沒有被看見,所以覺得不值得。我們就會計較,憑什么我付出多你付出少,就會陷入暗暗計較的狀態。這對夫妻他們不僅愿意付出,而且感激對方的付出,愛情也變得更美好了。 世上沒有完美的對的人,是愛與包容把對方變成了對的人。 真正的愛,少不了付出、包容、理解。知道的人很多,能做到的很少。就算差異很大,只要你們愿意為彼此改變,TA也能變成那個對的人。 03 理想的親密關系, 是怎樣的? 4號夫妻讓人印象深刻,他們矛盾很多,經常吵架卻不溝通,有無數次想換人的沖動。 這樣的感情,是不是注定會分開? 讓人意外的是,他們在實驗中配合完成度卻是最高的。 先看看他們的故事。 兩年前,為幫父母償還債務,經濟壓力很大,她早上四點就要起床,兼職多份工作,生活完全被工作占滿。 有一次,半夜回家看到水槽里的碗都沒人洗,她崩潰了。丈夫卻覺得,洗碗不是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啊。但在妻子看來,即使你沒有參與我的家庭債務中,在生活中至少要互相支持吧。 擊潰你的不只是這個碗,還有對生活的幻想,對這個男人未來的幻想。
而丈夫覺得,妻子當時的生活也給他造成了巨大負擔。爭吵最激烈時想奪門而出,然后換人。親密關系千瘡百孔,連溝通都沒有力氣了,能怎么辦呢? 每次吵架時,丈夫就說,你怎樣才能不生氣嘛,她說,生氣的時候你就抱我一下。
而丈夫也是一個不會去計較兩個人誰付出更多的問題,這是他們關系變化的轉折點。 他們最后還是撐了過來。為了妻子,丈夫決定離職,和妻子一起搬離城市。 現在兩個人的日子過得熱鬧而幸福,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曾說過:我在婚姻中,至少有200次想離婚的念頭,50次想要捏死對方的沖動。 實際上,他們很恩愛,婚姻持續了40多年,妻子對丈夫的事業也有很多幫助。 婚姻能不能繼續,關鍵就看夫妻能不能共同度過難關,渡過去了,這些共同的經歷也會化為愛情的養分,反過來滋養愛情。 陳海賢說,所有的親密關系都應該要做好經受考驗的準備。
寫在最后 什么樣的家庭是理想的家庭? 米紐慶說,從來沒有理想的家庭,當關系遇到挫折時,有修復能力的家庭,就是理想的家庭。 有修復能力的親密關系,就是理想的親密關系。 愛情多種多樣,有些愛是在危機時刻的相互扶持,有些愛是遇到差異時兩人愿意協商和妥協,有些愛是我們能為對方改變自己。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愛,都不是單方面的要求和付出,而是兩顆心的互相靠近。 親密關系是每個人自我成長的旅程,我們學到付出、責任、忠誠、我們也必須面對我們自己很多內心的黑暗面、欲望、驕傲、憤怒。 最終,我希望你能找到屬于你自己的親密關系,并通過它把你變成一個更美好的人。 文章及配圖源自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專業|溫暖|療愈|抱持 咨詢中心介紹 心翔心理 ![]() 個體心理咨詢 丨兒童心智成長 心理培訓丨企業服務丨學校服務丨心理設備 專業為本,服務至上 力保每一次心與心的連接都有溫度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