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少有人明白親密和關系是不一樣的詞:也許你擁有一段關系,但你未必擁有親密。我們想要的,是一段擁有親密的關系。許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婚姻家庭里的相處,只是互相依賴和反依賴的關系模式。互賴關系描述的是存在于兩個心理上互相依賴的人之間的,一種親密關系的呈現模式,或說關系動力。兩個不完整的人,因自身的不完整而向對方索求自身所欠缺的愛與需要,這種索求會導致控制、指責和操控,從而在關系里產生許多的負面情緒和反應。互賴關系的另一種說法是指缺乏真實的自我,或者說沒有與本然的自我鏈接,為了生存下去,不斷從外求取,來試圖掩飾這種缺失。在互賴關系中的兩個人,由于關注點是在外面,缺乏內在的覺察與成長,也沒有發展出完善的自我人格,好似生活在虛幻中。無論是創造一個幻想的劇情還是與自己的感受隔離和失去聯結,無論哪種情況都會使我們處于困難的關系中。即使外表看不出來,處于互賴關系里的人的內在,深受著壓力、抑郁、憤怒、恐懼,不信任及對被愛與贊同的深深渴求而感到痛苦,然而這些人在生活中可能是功能良好的,且在商業領域和社會領域是相當有領導力的,但他們內在世界發生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婚姻中互賴關系的表現:互賴關系其實是一個組合觀念,是依賴者和反依賴者所呈現的關系模式的總稱。依賴者從小有著被遺棄的傷痛,在做孩子時經歷這些,擁有愛的匱乏感,對愛有著需求,總是會有"愛會離開"的焦慮感!小孩子時候會特別粘人。對分離有著恐懼。長大以后的依賴者,會不自覺的對愛人索取曾經父母沒有給予的愛。而愛人會感覺到永遠無法滿足依賴者的需要。所以,當孩子長大進入關系時,會帶著很多未滿足的期待,投射到伴侶身上。結婚以后,感覺離開愛就受不了,無法離開愛獨處,只會想索取愛,而忘記了還需要愛他人。- 好像沒有得到這份愛會死,好像如果沒有愛,就沒有了目的。
- 當愛的那個人關注點轉移,能量不在,會出現恐懼,攻擊,抑郁等狀態。
依賴者需要太多的肯定,而且需要肯定再肯定。如果依賴者很不健康,會很瘋狂,很入侵,會變成一個失去邊界的入侵者,猜疑,嫉妒。隱藏的需求是你必須給我,否則,我會讓你很難過。反依賴者童年有非常不同的經歷,父母在彼此關系的困境里,孩子試圖情感上安慰父母。這樣,往往反依賴者很早時就變成了一個成年人,對一個孩子來說顯得很是沉重。在照料父母親的時候,往往要放棄自己的需要,TA對其他人的需要是憤怒的。他們不懂得表達自己的需要。但內心里有:你有這么多需要,我怎么辦?- 反依賴者清楚知道TA有需要的,需要一個伴侶,需要親密,但不需要這么多。
- 反依賴者無法理解依賴者"每一分鐘都在一起:吃飯、上廁所、逛街"的需要。
- 反依賴者真的很痛苦,TA需要向依賴者解釋為什么需要空間。
- 反依賴者討厭需要向依賴者反復解釋為什么TA需要自己的空間。
反依賴對長時間的親密,會感覺讓他抓狂。他們需要連接,但不需要太多的連接,他們需要親密時刻,但也需要空間。如果面臨愛人的持續的索取愛,當他們需要離開而又不能離開時,會非常焦慮。
他們會找到很多借口走開,如要開會等。有時候,親近的壓力太大了,他們會想直接逃走而沒有解釋。內在里他們是這么感覺,再多呆片刻,會死掉了。他們看待依賴者對愛的索取,會感覺像在看一個黑洞,依賴者會覺得永遠無法滿足依賴者的需要。有意思的是,依賴者和反依賴者會在生活里某個時候有互換。在一段互賴關系里,當依賴者受夠了,想離開的時候,兩者會發生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依賴者說我要離開了。反依賴者會有挫敗感,然后意識到自己需要依賴者,也需要親密關系,然后TA會去爭取。但爭取會來以后,他們之間的關系又會進入下一個循環。在了解了互賴關系的概念過后,我們也許會不自覺的去對照自己的生活。其實一個理論的形成只是幫助我們看清楚我們的需要。某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需要對自己貼標簽,因為一個人其實同時擁有這兩者。事實上,我們都是依賴的,哪怕是反依賴者,也是有一點依賴的,只是他們更好的隱藏著。所以說不要去評判,當你看到其它人的需要的時候和自己的需要時候,都不要去評判。我們只需知道兩者都有自己的需要。依賴者比反依賴者需要更多一點點的親近這是真實的,而反依賴者比依賴者需要一點空間……但兩者都需要愛,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找到一種方法,去談論自己的需要,去找到伴侶的需要……如果在親密關系里,有著對彼此需要的尊重,可以表達"這是我的需要,你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彼此擁有一個界限,去更好的接納彼此的需要,去滿足彼此的需要。互賴關系可以就轉化為親密關系。
好課推薦
《情感咨詢師執業培訓班》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那么一刻:非常無力,非常無助,非常無望。
你不知道該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不知道如何讓你放下早就應該放下的人, 不知道如何拯救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情!
來到大林老師的《情感咨詢師執業培訓班》,學會助人自助。
來到大林老師的《情感咨詢師執業培訓班》,給你有溫度的理解,有力量的指引!
報名請私信我,我會給你幫助~

也許你從未想過走進咨詢室
也許你曾打算走進咨詢室
也許你即將走進咨詢室
...
給自己一個坦然面對自己的機會吧
我會默默陪伴著你
看見你,聽見你的聲音
南寧心翔心理
咨詢預約
微信/手機:1507880512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