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廣西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才是你最該有的奢侈品發表時間:2022-08-22 16:03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 ![]() 心理咨詢,是看見、是關注、是傾聽、是探索和分析,更是一個人的人格,對另一個人的人格在這種關系中,發揮潛在影響的過程。是潛意識對潛意識的工作。 ![]() ![]() 害怕找咨詢師是怕被貼上 “我有病”的標簽 “我找咨詢師就是我有病”。
有一天,我看到這樣一句話,驚為天人,“別人的奢侈品是LV,我的奢侈品是咨詢師”。 這是小編一位讀者的留言,當時的第一個反應是,我的讀者都比我自己有才華!第二個反應是,我要把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相對于開頭我說的很多人對于找心理咨詢師的畏懼和擔心,這位讀者,這句話的概括,才真正貼合“心理咨詢客觀的認知”。 心理咨詢,不是治病。 如果說,罹患嚴重抑郁癥、嚴重焦慮癥、雙相障礙、強迫癥等“疾病”需要配合醫院治療同時輔助心理咨詢的話,那么剩下的大多數正在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其實只是在做一件“關懷心靈、探索自我、修通內心”的事情。 這件事,可以做一輩子。也可以在一輩子當中的任何事情,去做。 來訪者因為內心的矛盾沖突、困惑痛苦、選擇無能或長期卡在某一個狀態上糾結停頓,找到心理咨詢師,而心理咨詢師,則提供沒有評判的聆聽、高度的共情關注、接納理解的感覺、咨詢師角度的觀察、協助來訪者去看見和分析自己,讓來訪者透過這種咨詢關系,在另一個人的協助下,看到自己原來看不見的自己。 當我們看到自己看不見的部分,很多令我們痛苦的事情就有了解釋。
其實,我們找咨詢師,不是為了改變現實生活的局面,解決我們遇到的棘手的問題,咨詢師,實際上也無法幫助來訪者去解決他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但是,當完成了對自我更深更廣的認識,我們對于自己的很多行為、現狀、關系甚至痛苦,都有了一個我們認同的“解釋”。 我們可以回答以上問題,我們可以正視一個這樣的有著各種特異性的自己,因此,我們就開始出于理解,而接受了這樣一個現狀,這樣一個事實,這樣一個自己。
現在,“我有一個咨詢師” 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態 筆者有一個來訪者,給自己貼了二十幾年的標簽。
特別害怕別人不喜歡她,會離棄她,因為這種離棄,會讓她重新接觸到兒時,不被任何人關注和看見的那種“世界只有我自己”的強烈恐懼。 因此,她會比別人在意,比別人敏感,比別人焦慮。 當她找到了這種對她的“異樣”的解釋,她的焦慮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說“不知道”的咨詢師 比什么都知道的咨詢師厲害 我很欣慰的看到,現在有的人,關懷自己的另一,半和家人的方式,是給他/她預約一個咨詢師,這是一種認知的進步。 但是對于那個真的要去咨詢的人來說,他自己本身,也需要做好愿意去和一個人聊聊自己,愿意去嘗試打開防御,看到自己的準備。 如果此刻他還不愿意,那也就意味著他的自我還沒有做好準備,那個時刻還沒有到。 能夠和咨詢師談論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很多人第一次做咨詢會緊張,因為不知道咨詢里會發生什么,我也不能告訴你會發生什么,因為會發生什么,的確是需要去體驗的,我們不會有一個既定的劇本,會發生的、談論的、體驗到的都是以你為主導和咨詢師一起創造的。 心理咨詢,是看見、是關注、是傾聽、是探索和分析,更是一個人的人格,對另一個人的人格在這種關系中,發揮潛在影響的過程。 是潛意識對潛意識的工作。 愿大家,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咨詢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