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中心:理解自己的情緒遠遠不夠,「感受」它才至關重要發表時間:2022-08-14 17:50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我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主要關注成年子女與父母疏遠的現象。我和許多接受過心理咨詢、并借此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人討論過這個問題。 這些來訪者大多數是不情愿地被孩子疏遠的父母。他們經常提到自己童年時期的種種缺失,以及他們怎樣竭盡全力使用和他們父母不同的方式撫養自己的孩子。 這些家長知道他們自己的童年有所缺失。有些情況下,他們甚至可以列出自己有哪些情感需求從未得到滿足。 然而,盡管在咨詢中收獲了知識、也更加了解了自己,但是他們所不愿意看到的——自己成年子女的疏遠,仍會在自己身上引發同樣的被拒絕感、自卑感和毫無根據的羞恥感。 圖片來源:《請回答1988》 01. 理解自己的痛苦, 可能還不夠 領悟當然很重要。領悟能幫助我們自我感覺更好,但它和療愈不同。 一個暫時閉合的傷口看起來像是被治好了,但是過不了多久,任何一點新傷都能輕而易舉地重新撕裂傷口。同樣,心理上新的傷害,比如成年子女的疏遠,也會暴露出并未愈合的情感創傷。造成痛苦的并不是理解上的缺乏,更多的是對療愈的需要。 當你理解了自己的痛苦卻并沒有因此感覺更好時,你可能會很困惑:你已經使得無意識的內容成為意識的一部分,已經能理解自己痛苦的根源,那么這些痛苦難道不會逐漸消逝嗎? 答案是,不會。 一旦你從理性的角度理解了自己和自己的過去,在咨詢中取得進展的最好方式是,在一個支持性的、滋養性的環境中,有意識地重新回溯和體驗未被療愈的情緒。
02. 療愈中至關重要的, 是感受 當你第一次感到受傷,以及在那之后無數次感到受傷時,是誰注意到你的痛苦,并且給予你關心和善意? 我們從接受他人的關心中學習怎樣自我關懷和關心他人。當他人對我們表達共情時,我們能夠更好地承受情感上的痛苦,理解它,并且走向療愈。 而當我們的照顧者(caregiver)沒有注意到、或者沒有以合適的方式回應我們的痛苦時,我們就學會了把這些痛苦推開。 然而,被忽視或者壓抑的痛苦往往會變得更加劇烈。 我們可以回望過去,給小時候的自己一些同情心;當時的自己不得不拋開痛苦,繼續前行。 但是療愈創傷的唯一方式,是讓創傷進入我們的視線中,并且充滿善意地關注它們。 不止是用頭腦去理解,而且是用心去感受。 ![]() 圖片來源:《梅爾羅斯》 03. 感受, 需要富有同情心的見證者 一位合格的咨詢師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就是愿意與來訪者的痛苦共處。 不是把痛苦推開,也不是急于把痛苦理智化,而是和痛苦待在一起、并且關心自己面前這個感受到痛苦的人。 當咨詢師成為你的感受的富有同情心的見證者時,你就學會了怎樣在痛苦的時刻支持自己。他們對待痛苦溫和接納的方式為你創造了一個心理模型,你因而能夠在咨詢室外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和他人。 感受、而不是領悟,才是療愈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