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弟弟一事無成,越來越不自信,該怎么才能真正幫到他?
?心翔心理咨詢師回應:
姐姐對弟弟是愛之深,責之切。我們體會一下你弟弟的心境,33歲男性,未婚,沒有固定工作更談不上有一份事業,并且沒有一技之長。我相信他的那種焦慮,無力感時刻都在侵蝕著他。他也想好,想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想要結婚生子,想要孝順父母,但是在他看來似乎目前自己都是沒有能力做到的。就連眼前的愛情也因為感覺自己沒有能力而放棄。似乎在我們很多人看來你弟弟目前的困境也和他自己理解的一樣,因為他的不自信,因為他沒有一技之長,所以就哪里不夠補哪里呀,沒有一技之長那就努力去學技術,有了技術有了工作他就會慢慢自信。
這似乎是一條挺正確的方式,但有時候你是叫不醒那個裝睡的人。為什么?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我為什么要裝睡。這個問題,如果從心理咨詢師的深層次的角度上看是需要了解你弟弟早年的成長環境是否能提供恰當的對待,是不是他形成穩定的自體結構,對于自我的內隱認知是不是確定的。更多的是去和他一起探索他的人格發展模式,使受阻的人格再發展,創傷修復,發展自我適應能力。
關于作為家人如何幫助他。我們可以嘗試著和你的弟弟一起積極尋求他自己的正向資源,讓他明白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面對他的迷茫,焦慮,無助無力場景的時候,可以鼓勵他嘗試著去回憶在過往的生命歷程中,什么時候自己做的比較好。那個時候不一定是讓自己非常的滿意,也許只是相對會有一點點不同,但就是這一點點的不同里面,其實包含著自己寶貴的人生經驗,然后這個經驗就可以在實踐中多去使用。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眼前的困難蒙住雙眼,被煩亂的情緒淹沒,落入泥淖中不能自拔,而忘記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成功經驗。其實我們每個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是我們真的經常會忘記這一點。
另外正向資源也包括社會支持資源,除了最核心家庭成員,還有其他親屬、師長、同學、同事、朋友等等。
每個走進咨詢室的來訪者,都是由于遇到了困難,或者對于未來不好結果的預判。現實生活中也是,相比于過去,更讓我們心煩的是對未來的焦慮。但是預計形成未來那個不好結果的原因,或者說每個人人格的內在模式的形成卻是由于過去的緣由,“過去”并沒有過去,還在一直產生著影響。那么要去解決未來那個預計不好的“果”,就要去向過去尋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