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孩子膽小的表現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身心成長問題?發表時間:2020-10-13 14:13 孩子膽小,通常意味著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逐漸開始形成對于世界的以下幾種看法: 一、世界是危險的,我隨時都有可能遭到傷害,所以我得萬分小心避免受傷。 有這樣心態的孩子,往往是在之前的生活中,被養育者過度灌輸了“外面很危險,你一定要乖乖的,絕不能亂跑亂動”觀念。有些養育者為了讓孩子好帶,過分限制孩子的行動,這也不讓碰,那也不讓玩,動輒就嚇唬孩子,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孩子的這種心態。 二、大人對我是有絕對掌控力的,他們的態度會直接決定我的境遇。 這樣的孩子往往生活在養育者掌控力極強的家庭中,一旦孩子的行為不符合養育者的要求,養育者便會疾言厲色地對待他,甚至對其進行體罰。漸漸地,孩子就對大人畏如蛇蝎,無論是生人還是熟人,可能都避之惟恐不及,因為在他心中,大人已經成為了“可怕的暴君”的代名詞。 三、我是無力的,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對身邊的人與事都無力掌控。 這一類型的孩子從小被全面地包辦代替,無論什么事可能都由養育者替他完成得妥妥帖帖。每當他想要去嘗試些新鮮事物時,總有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親愛的,你干這個可不行,還是我來吧。”這樣長此以往,在他的內心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牢固的想法:我很無能,我干什么都不行。當他抱著這樣的想法獨自去面對外部的人與事時,必然會膽怯焦慮。 當家長發現孩子膽小時,絕不要一味斥責、要求孩子膽大,而要仔細觀察,確定孩子膽小究竟是因為什么緣故,然后反思自己之前的教育,先從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開始改變,孩子才會潛移默化地跟著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