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殺,我們往往將焦點專注于自殺者,而忽視了陪伴者。
其實,陪伴者也經(jīng)歷著極大的挑戰(zhàn),他們需要學(xué)習(xí)很多,比如:如何去陪伴,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去把握尺度,如何減輕負罪感,如何保持內(nèi)心的能量,等等。
接下來將會以可行的方法來說明,“如果你的親人朋友在你面前要自殺”時,該怎么辦?
01
不要離開現(xiàn)場,持續(xù)的陪伴
我要去搶自殺者的刀嗎?還是放著讓他在那里割自己的手?
老實說,沒有什么一定對或不對的答案。
聽起來就像廢話,但實際上你做什么事情都不一定有幫助,唯一有幫助的就是待在他身邊,陪伴他,這就是他最需要的。
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嘗試暫時分散他的注意力,一般來說,自殺的企圖既然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沖動”,表示這個沖動只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如前面舉的例子一樣,過了那個“很想自殺的高峰點”,他的情緒就會稍微緩和下來了。
你可以做的是,陪他度過這個沖動的時間,唯一的目標就是不要讓他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如果你覺得情況已經(jīng)有點失控,請務(wù)必打電話請求協(xié)助,給親人/醫(yī)療人員。
02
尋求協(xié)助,必要時安排住院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他會不會恨我?
你心里會很煎熬,自己通報醫(yī)院來“抓”他去住院,不過,如果這樣可以保住他的生命,或許仍是值得的一個嘗試。
你可以思考,看看這個比喻:
當你的家人感冒的時候,他不愿意去看醫(yī)生,說自己休息一陣子就會好了,你當然可以尊重他的決定。但當他已經(jīng)得肺炎、生命瀕臨危險的時候,仍堅持不去看醫(yī)生,這時候你會打電話叫救護車嗎?
當我們感到抑郁、情緒不好的時候,的確是可以自我調(diào)整,但當它已經(jīng)嚴重的影響到生活,有生命危險的時候,由于已經(jīng)牽涉到腦部血清素的病變,就不是靠自己有辦法可以“看開”的!
03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分擔(dān)風(fēng)險
或許你會問:住院真的有用嗎?其實住院主要的幫助有兩個:降低死亡風(fēng)險,按時服藥調(diào)整血清素。有些比較嚴重的病人,會使用單側(cè)電氣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效果有點像大腦重新開機,緩和當事人的負面思考。
另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是他的朋友、男女朋友,或者是“沒有親屬關(guān)系”的人,請一定要讓他身邊的親人知道他的狀況,讓他們了解嚴重的程度——盡管當事人可能不想讓家人擔(dān)心、或者是他與家人的關(guān)系很糟糕。
你可能會說:
“我的壓力源就是來自于家里呀!”
“我已經(jīng)跟爸媽好多年沒有聯(lián)絡(luò)了。”
“家人知道,不但幫不上忙,可能會小事化大,大事爆炸。”
我當然可以理解你心里有很多的擔(dān)心,但你可以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當他無法自行決定,需要進行一些手術(shù),或者是簽署住院同意書的時候,你有那個簽名的資格嗎?
如果他的家人有很多的情緒,卻從頭到尾被蒙在鼓里,到最后不得不知道的時候才透露給他們,你覺得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有沒有可能你會無辜地被牽連、責(zé)怪?
04
建立排班表,照顧好自己
事實上,照顧有自殺企圖的人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你自己扛在身上,一方面你無法24小時都陪在他身邊,另一方面如果真的發(fā)生萬一,那個罪惡感是無以復(fù)加的。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聯(lián)絡(luò)他身邊的朋友和親人等資源,有點像是輪流到醫(yī)院照顧危險期病人的感覺,輪班陪伴——因為他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最后,你自己的情緒和身心狀態(tài)也是重要的。
我一個朋友長期照顧抑郁的太太,因為晚上回到家都要陪在她身邊,不能夠做自己的事,只好等到太太服安眠藥睡著之后,才爬起來趕工作。
一大早又得到公司去上班,兩個月之后,他也病倒了,因為身體和心理上的折磨,讓他變得疲憊不堪。
所以,在照顧對方的同時,也要懂得照顧自己,在“不是你輪班”的時候,可以去運動、放松,你自己也可以找咨詢師,當你可以更穩(wěn)一點,你的照顧也會更有品質(zhì)。
05
留心抑郁的感染能力
請記得:你也是肉做的(而且在這個情況下你身上的肉可能比他還要多),長期陪伴憂郁癥、企圖自殺的人,除了身心都會面臨極大的壓力之外,他的世界下的雨,往往也會淋到你。
下面這三小點可以避免被感染:
你要知道自己的感覺、情緒,以及目前的狀態(tài)是什么。如果你自己都快沒電了,還要去幫別人充電,可能要小心不但沒有辦法充到對方,你自己還有可能會有“替代性創(chuàng)傷”或是“復(fù)雜性悲傷”。
這大概是所有要素里面最重要的一個了。其實就是陪伴者的陪伴(一個后設(shè)陪伴的概念),當你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你可以找人來聽聽你的辛苦,甚至給你一些專業(yè)的建議。
孤軍奮戰(zhàn)是很辛苦的,請務(wù)必找隊友。
對于習(xí)慣當“拯救者”的人來說,界限大概是一輩子都要磨練的課題。
這些人往往都有“需要被別人需要”的需求,可是往往也因為這樣,不小心耗竭了自己。
你并不需要每天去陪伴他,有些時候陪伴的品質(zhì)比陪伴的次數(shù)還要來得重要,承諾出你可以陪伴的時間,然后就在那個時間一定要出現(xiàn)。有時候拒絕,反而是讓關(guān)系可以長期維系的方法。
06
來自心理咨詢師的三個叮嚀
(1)希望術(shù):不要放棄希望,但不要說出期望
陪伴自殺的人是件很吊詭的事情,一方面你不可以放棄對他的希望,另外方面,你又不可以把你的希望說出來。
不是因為說出口的,就不值錢了。而是當你跟他說,“你會好起來的”,“這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會變好,你再多努力一下就好”……這些話看起來好像是給憂郁的人希望,但實際上,當他們做不到的時候,會有很多的罪惡感——他們自責(zé)自己的罪名又加了一條:我果然是很糟糕的人,不斷地讓在乎我的人失望。
(2)寧靜術(shù):靜靜的就很好
很多人以為陪伴自殺的人,總是要講很多話來開導(dǎo)他,但奇怪的是,當你講越多,事情不但不會好轉(zhuǎn),還有可能會言多必失。
實際上,你光是在場陪在他身邊,讓他覺得不孤單,這樣就已經(jīng)很重要了。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受用,分享給大家:你想說這句話,是真的感受他的情緒,還是只是為了減緩你自己的焦慮?
其實,如果你沒有受過專業(yè)的咨商技巧訓(xùn)練,只要做到“認真聽”這件事情,就已經(jīng)是幫他超級大的忙了。甚至有時候,因為你跟他的關(guān)系很深厚,這個“傾聽”本身,甚至可能比一般專業(yè)人員還有效(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我在節(jié)目上和藝人來賓對話,就算是講得再深刻,他們都不會被打動,但常常他們身旁朋友一句“我會默默支持你”,就讓來賓整個淚崩)。
(3)接納術(shù):不要批判自殺行為
我們的文化里面,有些時候會有一種奇怪的習(xí)慣:用責(zé)罵代替關(guān)心。你感冒了,家人會問,你怎么這么不小心著涼;分手了朋友會說,就跟你講過了對方是個爛人;考試考差了,他不一定會同理你的沮喪,還連帶責(zé)備你不認真讀書……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想要自殺的時候,你可能也會不由自主地說,為什么不往正面想呢?
當你腦袋里面冒出這種想法的時候,可以思考看看這個比喻——如果有個病患因為肺部的疾病沒有辦法自主的呼吸,你會不會把他從床上搖醒,拔掉呼吸器問他:你為什么不自己呼吸?
對于企圖自殺后嘗試自殺的人來說,有時候他們的行為并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是大腦的血清素以及其他的激素交互作用異常所致。換言之,你可以想像某種程度上在他進行自殺行為的時候,他是被“靈魂附體”了。
當你越接納他,他才越能夠冷靜下來。
07
如果被自殺者情感勒索,怎么辦?
“你不要過來,你再過來我就死給你看!”
“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嗎?我在吞安眠藥喔,或許再三個小時我就會不省人事了。”
一般的情緒勒索都已經(jīng)很難克服了,但如果對方拿生死來威脅,而且他又是你重要的人,我們其實很難不被影響。
這個時候其實有三種可能的做法:
(1)先確認自己還有多少電。同樣的,如果你都已經(jīng)快沒電了,請先安頓好自己。嘗試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先平穩(wěn)下來,再來看看現(xiàn)在在演哪一出。
(2)如果那個狀況是你沒有辦法停止或逃離的,例如,他已經(jīng)一只腳跨在窗臺外面了,而你就在現(xiàn)場,請務(wù)必請求支援。如果他是透過電話跟你求救,請確認他身邊有人,或者是請其他人幫忙。
(3)倘若當下你真的沒有辦法提供協(xié)助,請真誠地跟他說出你的難處,并且訂定你可以去陪伴他的時間。
面對重要的人想要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身體和心理的壓力不亞于想要自殺的當事人。雖然很難,但在陪伴的時候還是要提醒自己:你很在乎他,但不論是他的情緒或是他的生命,都不是你的責(zé)任,而是他自己的責(zé)任。
08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相信
陪伴憂郁和有自殺意念的人,最煎熬的地方在于自我內(nèi)心的掙扎。有些時候你甚至?xí)凰呢撁嫠伎颊f服,你開始懷疑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不知道該怎么做比較好,這些都是常見的狀況,這時請給自己多一點的彈性和空間。
最后,我想送辛苦的陪伴者一段話:
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前方的路還沒有明朗的時候,我們要容忍不確定性。
當你覺得好像已經(jīng)走到盡頭的時候,請相信,這只是個路口。不要急,慢慢走,或許在桃花樹的后面,你會看見下一個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