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和父母老師頂嘴,逆反心理嚴重,用這兩個方法很有效!發表時間:2020-03-02 14:51 學員基本情況 果果 10歲半 小學五年級 班級20-25名 喜歡街舞、表演、棒球、讀書、聽廣播
孩子存在問題: 1、學習效率不高。寫作業慢,容易分心。 2、閱讀理解能力不足。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答案簡單,表達不完整。
訓練目標: 1、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2、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提高自控能力與綜合素質。
訓練過程 在訓練初期的時候,根據老師對果果的觀察:對訓練不認真,浮躁、不踏實,盲目自信,不愛配合。
根據訓練情況,老師和學生開始了第一次溝通: 老師:你訓練時怎么一點都不認真呢? 學生:沒有啊,還好吧。 老師:同樣的難度,很多和你同齡的學員訓練成績比你好很多,你怎么看待? 學生:沒什么看法啊! 老師:你在學校的名次是多少? 學生:二十名左右吧。 老師:就快上初中了,這個名次你會去哪個初中? 學生:這個我媽媽管,我不太清楚。 老師:覺得自己名次怎么樣?滿意嗎? 學生:我覺得挺好的啊。 老師:哦,這個名次你就很滿足了是吧?那你媽媽為什么送你來訓練呢? 學生:不知道。 老師:那你喜歡這個訓練嗎? 學生:這很幼稚。 老師(微笑):往往看起來容易的東西更不容易做好。你認為幼稚的東西,做的也并不夠好,這什么原因呢? 學生:不知道。 老師:你回去可以好好想想吧。今天就說到這兒,下次我們再聊。
小結:接下來幾次課,孩子都心不在焉,效果很不理想,老師對孩子的狀況也很不滿意。最后覺得必須給孩子適當的壓力,讓孩子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
“直接刺激”法 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學生,比如小學高段、初中、高中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對他人的強制安排有嚴重的逆反情緒;或者是盲目自信,認為自己不需要改變。
這樣的學員訓練配合度很差,和平溝通很難起到效果,可以在和家長溝通時,當著孩子的面反饋這些問題。讓孩子知道,老師對他的表現很不滿,并且已經不滿到要找家長“告狀”,刺激孩子對自己行為和配合狀況進行反思。
注意事項:與家長溝通前,需要先取得家長支持,讓家長配合,演好“雙簧”。如果沒有條件提前聯系家長配合,反饋問題時要拿捏尺度,以免激化家長與孩子的矛盾,并要在事后及時告知緣由。
“直接刺激”法溝通過程: 家長:今天的訓練怎么樣? 老師:很差,主要是孩子不配合,訓練時不投入,效果很不理想。(說完觀察旁邊的孩子的反應) 家長(聽了老師的話有些焦慮和憂心):那怎么辦?如果一直這樣,還能繼續訓練嗎? 老師:這樣下去很難有效果。建議您回家和孩子談談,希望孩子明白現在這種狀態是不可取的,必須認真參加訓練,這樣他的學習才會有進步。 家長(有些喪氣):那我們先回去了,回去我和他好好談談。
孩子一直沒說什么,因為老師的“告狀”,孩子看起來有些忐忑。
小結:這正是老師期望的效果,適當的壓力才能改變孩子不以為然的態度。如果家長回家后和孩子談話,孩子的態度通常會好轉很多。要注意家長言辭不能過于激烈,只要和孩子談一談訓練的表現,孩子自然會對訓練有所重視,這樣老師就可以引導孩子正確的投入訓練。
“以退為進”法 孩子開始不太認可和接受訓練,覺得可有可無,對訓練不夠投入,效果很有限。經過上次和媽媽的雙簧配合后,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夠好,需要再和孩子訂立“契約”,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這樣看似是對孩子“妥協”,實際是“以退為進”,把孩子拉入訓練中,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認真訓練這件事,進一步消除孩子的逆反情緒。雖然孩子一開始只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時間長了,認真訓練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注意事項:孩子表現好時,要不吝獎勵與夸獎。但不是每次都要獎勵孩子。如果偶爾孩子表現不夠好,可以撤銷獎勵,告訴孩子下次再獎勵他,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這樣是為了訓練他的調試能力,防止他過分沉迷一件事,提高他的適應能力。(這樣孩子會容易接受老師的處理結果,防止抵觸情緒)
“以退為進”法溝通過程 老師:你平時除了學習,還喜歡做什么呢? 學生(沉思片刻):打游戲。 老師:都打些什么游戲呢? 學生:都是些小游戲。可是媽媽怕耽誤學習,不讓我碰電腦。現在每天連5分鐘的游戲時間都不給。 老師:如果你訓練配合的好,我每次獎勵你5分鐘游戲時間,你看怎么樣? 學生(很開心):好啊。 老師:好的,每次的訓練和注意力習題都要按要求完成好,看你表現狀況。如果表現好,就每次獎勵你5到10分鐘游戲時間。 學生:沒問題。
小結: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老師和家長會及時表揚孩子,肯定孩子的認真和付出。對孩子來說,表現好一方面可以得到游戲時間,另一方面會收獲老師、家長的肯定和表揚。
雖然孩子最開始是為了游戲時間而認真訓練,可是他在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接受。慢慢的,孩子積極配合的良好行為便固定下來,訓練積極性顯著提高,行為大大改觀。
訓練結果 經過“直接刺激”和“以退為進”的引導,孩子的情緒開始保持穩定,對訓練的態度認真起來,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最先出現的變化是不再頂嘴了。以前孩子總是頂嘴,現在會謙虛地說自己知道錯了。
老師反映:和原來相比,進步很明顯。變得謙遜、虛心,對批評很誠懇地接受。
學校進步:原來語文成績80分左右,寒假之前的期末考試語文成績提高為96分,還有一個科目考了100分。
43次訓練總結: 做訓練認真、積極,做事有耐心,情緒穩定,遇到批評不頂嘴,能謙虛接受。做訓練調試能力強,抗干擾能力也有增強。
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孩子對復雜句子的理解仍然有限。通過測評表現,老師發現孩子學習中應該仍然存在粗心、不謹慎的情況,學習還不夠踏實。
建議繼續訓練30課時主要針對閱讀點進行訓練。孩子媽媽說,回家和爸爸商量再考慮一下,對孩子整體狀況很滿意。
溝通亮點: 1、直接刺激。最直接的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問題。 2、以退為進。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孩子投入訓練。
溝通亮點使用注意事項: 不能一味批評指責,必須恩威并濟。做的不好要批評,表現好的時候一定要不吝惜表揚。及時的表揚和肯定,會讓孩子覺得訓練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孩子在訓練的時候,也就更愿意付出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