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愛需要距離,關系需要邊界發表時間:2020-02-15 09:40 為什么會自我界限不清? 從心理發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漸形成的。 胎兒在母親體內,他感覺到他和母親是一體的,他就是母親的一部分。出生以后,雖然在軀體上離開了母體,但在心理上卻依然與母親聯為一體。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與母親的心理距離也就越來越遠。 成長的過程,也就是與母親在心理上分離的過程。分得越開,也就意味著成長得越好。 遺憾的是,如果不幸遇上了一位無意照料孩子或者與孩子綁得過于緊密的母親,嬰兒的身體雖然長大了,但在心理上卻無法完成與母親的分離。 成年后,他就像“萬能膠”,逮誰粘誰。因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從來就不曾形成過清晰的自我界限。 換一種說法,就是:處于這種狀況的人,他的自我與母親之間的界限不清楚。這種界限不清楚的狀況會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際關系中。
界限不清帶來的“好處” ★ 安全 小孩在學步的過程中,走幾步就回頭,抱住媽媽的腿,那是為了安全;再長大一點,打開自己家的房門,看見有陌生人走過,把門一關,又跑回來抱住媽媽,那也是為了安全。 在孩子心中,只要與媽媽融為一體,就什么都不怕了。 這種心理會保持到成年,一個沒有充分成長的成年人,他會下意識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個人變成一個人,就會有安全感。 自我界限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變得模糊不清了。 ★ 獲得想像的、虛假的溫情 從生理的角度看,在我們用手觸摸邊界很清楚的物品,比如表面光滑的硬物時,我們的感受是它是它、我是我,較少有交流的體驗。 但當我們觸摸一件軟的、毛茸茸的物品時,我們就會感覺到與該物品在某種程度上的融合和某種意義上的溫情。 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們覺得與一個人沒有邊界的時候,我們就會自然地感到來自他的溫情,即使這些溫情是我們自己想像的,也可以暫時幫助我們抵御人世間的風寒。 ★ “控制他人” 第三個“好處”是,可以控制他人。當然,這種控制感也是想像的、虛假的。 需要這種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別人會對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態度,這樣可以讓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界限不清帶來的后果 大家已經看得很清楚,這些好處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好處。
不僅如此,在他控制別人的同時,他自己實際上也失去了自由,他時常會有被別人控制的感覺,言行舉止都會過多地考慮別人會怎么想,就好像在為別人而活著。 只有成長本身會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因為這種安全感是建立在自己的獨立能力之上,所以它非常穩定可靠。 當然,即使是一個成長得很好的人,也會需要溫情,但是他所感受到的溫情是真實的,不帶任何虛情假意。 至于控制感,他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理性的控制除外,比如作為行政首腦對下屬的必要控制),他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別人對他的態度的好壞,對他的自信心沒有任何影響。 如何劃清與他人的界限 要在心理上劃清與他人的界限,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久的努力。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為上與別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一條一條慢慢地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畫上清楚的線。這樣做會有一些痛苦,但也會有更多的成長的喜悅。 與此同時,他也不會離別人太遠,不會遠到喪失愛自己想愛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他會從別人那里獲得不虛假的安全感與溫情。 即使在夫妻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朋友之間,每個人也都應該有清楚的自我界限。那種消弭了自我界限的情感,遲早會對身處這種情感關系中的每一個人造成傷害。 也許有人會說,在這樣親密的關系中把界限弄得那么清楚,會不會使關系變得很冷漠? 回答是不會。因為自我界限清楚,并不意味著沒有情感。而且,兩個獨立的完整的、都有著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實和最有價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