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真正的接納自己,究竟要怎么做?發表時間:2019-12-26 09:27 自我接納是內在和平的第一步,但是很多朋友總是分不清什么是自我接納,什么是放縱自己?這兩者的界限在哪里呢?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接納呢?今天圖妹就分享一篇關于自我接納的文章,對照一下,看看你是真正的自我接納,還是對自己有點放縱了! 隨著心理學的普及,“自我接納”慢慢變成了一個人人掛在嘴邊的詞匯。于是,經常聽到有人這樣理解“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當然是好的,因為在所有關系中,自我和諧最重要。但是當我們將“自我接納”當成一個不去改變、不想負責任的借口,它帶給我們的將不是自我和諧,而是自暴自棄。 解釋“自我接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自我”。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是ta對自己行為、能力或價值觀的感受、態度及評價。 心理學家馬斯洛是這樣總結自我接納的: 自我接納首先,一個自我接納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感到困窘與不安,他們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現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愿望,同樣也寬容地對待他人的弱點和問題,從容地生活。 其次,自發、坦率、真實,他們能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情,并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飾自己,自然而單純地表現自己。 很多人在談論自我接納的時候只講到第一部分,而忽略了第二部分,但是這第二部分恰巧是最重要的。 真正地接納,是一種完整的看見,是對于真相各個層面的接受、了解與認同。 如果我們吵架時對愛人說了很多難聽的話,事后不愿意去改變,反而接納自己的壞脾氣,那這根本不是全部的事實。全部的事實還包括: 我希望擁有一段美滿的關系,美滿的關系是需要經營的,而經營也是需要能力和技巧的,很顯然我在處理沖突和表達自我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不足,但是我接納自己現在的樣子,也接納自己想要變得更好。 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認我對伴侶的所有情緒,包括難過、憤怒、悲傷、懊悔、自責、失望、還有愛,我也接納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可以一步一步、一點一點地練習自己處理情緒和經營關系的能力。 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女孩子找筆者咨詢,她說:老師,大家都在講自我接納,但是我真的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不聰明、不漂亮、沒情商、沒智商、學習不好、能力不強,我該怎么樣做到自我接納呢?我連自己都接納不了,怎么幫助我的來訪者呢? 這個問題非常典型,如果我們現實中的樣子和理想中的樣子完全是兩個人,我們怎么可能喜歡自己呢? 所以筆者跟這個女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套可以幫助她更加接納自己的“改變計劃”。我們先從她對自己最理想狀態的想象開始,我讓她很詳細地列出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 她寫下了身材性感、皮膚光滑、善于交際、學習成績好、情緒穩定等十幾個特質。然后我們單獨看每一項特質,她能做些什么去達到理想的樣子。 比如想要擁有好身材,她就需要定期健身。想要皮膚更好,她要更慎重地選擇化妝品,多補充維生素A,多喝水,早睡覺。 剛開始猛地一看,可能覺得她需要做的事情特別多,但是當我們把所有的項目都分成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再拆成一個一個小步驟的時候,每天需要做的也只有一點點。 一開始她還有一點抵觸,因為人總是傾向于留在舒適區,而且懶惰也是一種習慣,如果你平時習慣于對自己沒有要求,要去完成這么多的“任務”看上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你會發現,由于這些事情全部是建設性的,所以只要一旦開始做,就會產生良性循環。這個姑娘決定先每天早睡早起,保持一周健身四次,每天做5分鐘改善情緒的練習。 幾個月下來,她變得越來越積極,越來越喜歡自己。后來她對我說:我現在才覺得我是真的接納自己了,原先那種所謂的接納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只有我能夠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我才能夠真正接納自己。 是的,自我接納是一個人不斷成熟、對自己和世界有更加深刻了解的過程。接納不是讓你安于現狀、接受現實、自暴自棄,接納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改變才能實現接納的意義。 當我們了解了事物的本質,就會知道每一個人都像是陽光下的植物,是渴望成長的。生命只有不斷地向前走,才能找到它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不是為了接納而接納,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接納,當你接納了自己的不足,別忘了改變。
把這些可以改進和提升的地方全部列出來,一個一個分析,看你分別可以為每個項目做些什么。可以從簡單、容易上手的開始,然后逐步增加任務量。 記得,萬事開頭難,一旦你開始采取行動改變自己,一切就變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我們常說順其自然,但實際上你也是“其”的一部分。所以你要去創造怎樣的“其”,讓一切好順著它發展呢? 接納自己現在的狀態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要忘記時常問問自己,我希望把什么樣的自己展示給世界?我愿創造什么給這個世界?我可以貢獻一份怎樣的美好?我能夠做些什么,成為更喜歡的自己? 生命是不斷向前的,它要朝向更高、更好。這是我們需要了解和接納的最重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