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抑郁癥 | 心理暗示對情緒的影響發表時間:2021-08-25 17:19 心理暗示會直接帶給你負面的情緒,間接地影響你的意志力水平。1既然情緒會影響意志力的強弱,我們就有了一個新的意志力訓練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可以被我們控制的嗎?很多人不相信這一點。長久以來,人們的慣性思維是這樣:今天遇到某件自己不想讓其發生的事,或碰到了自己不想遇到的人,很自然地,人們會覺得“運氣糟透了”,于是負面情緒開始在內心產生。這種感覺就像讓自己籠罩在一層灰蒙蒙的霧中,別人看到了這樣的人,心里一定會說:“看啊,那個人,今天一定碰到了倒霉事,我們還是離他遠點吧。”而情緒積極的人,就像總被陽光照耀著那樣,人們看到這樣的人,心里會想:“嘿,那個人讓人感覺真好,我們去聽聽他有什么好事兒吧。”就這樣,情緒好的人會把旁觀者吸引過來,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的原理。回到正題,總結一下情緒產生的一般過程,你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事件(Incident)——反應(Reaction)——情緒(Emotion)要命的是,這個規律會形成循環,可以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比如湯米的經歷中,做成前幾筆銷售(事件),讓他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反應),他變得更積極主動(情緒),然后逐漸做成了更多的單子、受到了表揚(事件),讓他對自己更自信(反應),他對成功更渴望更積極(情緒),最后他成功了。同樣,負面的循環也同樣存在,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事件),你對自己說“真倒霉”(反應),你的情緒很低落(情緒),于是你開始抱怨不公(事件),你越說越生氣(反應)……最后你被炒掉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不期待的事件因為某種原因出現在眼前,你該如何控制你的情緒?你有沒有發現,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反應?如果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反應,我們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2這并不難做到,不過你需要下功夫練習。首先,你需要找到代表你反應的負面字眼或句子,根據我的觀察和統計,絕大多數人在遇到頭疼的事件時都愛這么想或這么說:“完了!”“糟透了!”“真煩啊!”“怎么會這樣!” 這些想法、說法就是你遇到事情后的反應,也是你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它們會直接帶給你負面的情緒,間接地影響你的意志力水平。當你意識到自己存在這個問題之后,那么下一步,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很多人對我說過:“我也知道這樣想不好,但是我就是改不了!”是的,我非常理解。在我親自嘗試擺脫負面反應的最初階段,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無法做到一點都不去想“糟透了”,難道我們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真正的原因在于,這些負面的反應也是我們長期行為、思維活動的一種習慣,就和吸煙、喝酒、睡大覺一樣,你不可能做到一下子完全清除它們,因為習慣根深蒂固的特性,你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才能改變。你可以把自己說的那些喪氣話、負面心理暗示寫在一張紙的左側,這樣你可以隨時知道是哪些反應影響到了你的情緒,然后你把相對應的正向反應寫在右側,中間用箭頭表示你希望發生的轉變,例如下面幾個:“糟透了!” —— “Oh,My God,我的上帝又來考驗我了,歡迎!”“真煩啊!” ——“我相信‘好事多磨,越磨越好’!”“真讓人失望!”——“比起某某的長相,我這有什么可稱為失望的呢!”“真倒霉!”——“哈哈,好運氣馬上來了,因為萬事皆平衡!然后你要做的事,就是當你發現自己有左側的想法時,拿出這張紙,盯住右側,對自己說那些有意思的、積極的想法,并重復幾次。請注意,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一種擺脫負面情緒的練習。因為你不可能天天都會產生消極的反應,所以做這個練習時,你需要記錄好你練習的天數,無論一天發生幾次,你都按照一天來記錄,如果今天沒有需要做這個練習,你就保持天數不動。直到你寫到28天為止,我相信你會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另外,如果你的反應已經產生,壞情緒已經到來,你可以試著做點補救措施。你可以用自己喜歡做的事來淡化這種情緒,例如,喝咖啡、寫一小篇日記、看喜劇電影、和朋友聊十分鐘電話等等。待你的情緒由“陰”轉“晴”之后,你可以再按照計劃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