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千萬別忽視“失眠”,它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先兆發表時間:2019-09-01 09:46 生活中一些突發的事件,會讓睡眠質量下降,引起失眠,比如換工作,失戀,搬家等等。 失眠的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久久無法入睡,二是睡的時間短,很早便醒來。偶爾失眠,或者連續幾天睡不好,都不是大問題,不必過分緊張。短時間內有這些反應,并不會給健康造成大的損害。但是如果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恢復,那就要引起重視了。01睡眠造成心理困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睡眠期望太高,覺得一定要睡夠多少時間才算好,不然就懷疑自己睡眠有問題。有的人到了睡覺時間,就開始擔心,今天又要失眠了。甚至快要睡著的時候,會突然想:我竟然睡著了。二是睡覺前,反復思考生活中有壓力的事情。小張的情況便是這樣,不停設想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自己能不能解決。這時候,并不是工作給他困擾,而是想象中的威脅,并且,小張還把自己帶進想象中的恐懼,造成額外的壓力。此種情況下可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將注意力從睡眠上轉移開,聽音樂和英文節目都是不錯的選擇,根據自己的喜好,能夠吸引注意力就好。但最重要的和最關鍵的,還是解決那些突發事件(工作,失戀,搬家)帶來的影響。到底是什么事情引起了自己睡眠情況的變化,是焦慮還是抑郁,把源頭找出來梳理一下情緒,情況就有可能好轉。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就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睡眠障礙的發生很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先兆。02如何判斷失眠是不是由心理病癥引起的呢?一個簡易的觀察方法是,在壓力較小的時候,看看焦慮和悲觀的情緒,是不是仍然影響自己。如果有這種跡象,最好向專業人士求助,說明更詳細的情況。像抑郁和焦慮這樣的心理疾病,藥物和心理咨詢都需要。馬女士的兒子被外地重點大學錄取,本應是一件好事,但是臨近開學她卻開始失眠。總是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外會遭遇挫折,是不是能妥善處理,自己要不要一起跟去外地生活。雖然兒子無數次表示自己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她還是會思慮到天明,偶爾還會睜著眼默默流淚。像這種情況,已經不是單純的失眠,還有強迫思維和抑郁的傾向。即使藥物能在較短時間內穩定情緒,幫助馬女士入眠,但是她對孩子的擔心未減半分,這時可以選擇心理咨詢結合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治標又治本。03如何判斷自己的睡眠問題來自心理疾病呢?睡眠障礙最常見的是由抑郁癥、焦慮癥和強迫癥引起的,在這些病癥的影響下,單純靠轉移注意力或加強運動等方法來調節睡眠,作用并不大。焦慮的人常會睡不著,入睡困難,從開始到上床到真正睡著超過30分鐘;神經衰弱的人時常睡不著,睡得不踏實,感覺似睡非睡,一點小動靜就會醒;抑郁的人多夢,經常夢到令自己傷心難過的場景,醒來后心情更加抑郁;而躁狂通常會讓人不想睡,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白天也不疲勞,并且自我感覺良好。假設你有以上情況,一定要盡早重視,越早干預,效果也就越明顯。每天都要讓自己躺在床上進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對某些人來說并不是什么開心的事情。但是睡眠對我們又是如此重要,極大的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如果你深受其擾,不妨現在就積極地走上改變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