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邊際效應發表時間:2019-08-04 11:05 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1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帶來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舉一個通俗的例子,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有人給你拿來一籠包子,那你一定感覺吃第一個包子的感覺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單個包子給你帶來的滿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撐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經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用戶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愿為單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為后購買的商品對其帶來的效用降低了)。 當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興,或者集郵愛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郵票,那么這一套郵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張郵票的邊際效應是最大的。 了解邊際效應的概念,你就可以嘗試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層,要給員工漲工資,給3K月薪的人增加1K帶來的效應,一般來說是比6K月薪增加1K大的,可能和6K月薪的人增加2K的相當,所以似乎給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更對公司有利;另外,經常靠增加薪水來維持員工的工作熱情看來也是不行的,第一次漲薪1K后,員工非常激動,大大增加了工作熱情;第二次漲薪1K,很激動,增加了一些工作熱情;第三次漲薪2K ,有點激動,可能增加工作熱情;第四次……直至漲薪已經帶來不了任何效果。 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每次漲薪都想達到和第一次漲薪1K相同的效果,則第二次漲薪可能需要2K,第三次需要3K……或者使用其它激勵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參加職業發展培訓,第三次可以對其在職位上進行提升,雖然花費可能想當,但由于手段不同,達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經濟學其實也很有意思,只是對很多人來說,與IT這個行業不可完全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