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3分鐘心理學 | 學會這 5 點,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發表時間:2019-07-19 11:40 原生家庭帶給孩子最重要的,是為人處事的方式,和認識世界的途徑。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烙下深刻的烙印,然后在未來的成長過程里,逐漸清晰的顯現出來。幸福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往往堅定不移的相信愛情。而在吵架和家暴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會對愛情和婚姻缺乏信心。那么,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減輕原生家庭對我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呢?1 認同:我們的父母也有不幸的童年在父輩的年代,關注生存比關注健康更甚,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比較重,和我們現在的環境差別還是挺大的。如今,隨著經濟的騰飛,社會的開放,西方文化的引入使得大家對追求生活質量,以及生存質量的愿望空前強烈。很多人拽著自己的父母不放,認為自己的不幸全都是他們造成的,這種將矛頭全對準原生家庭的想法,其實是對自己生命的極度不負責。我們的習慣和行為方式大多是從父母那里潛移默化而來的,而我們的父母亦然。他們的養育者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在他們心里也留下了傷害,延續到我們這一代。當你覺得自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時,你要知道,你的父母可能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這樣你的恨或許可以減輕許多。2 接納:童年無論好壞,都已經是我們生命里的一部分過去已經過去,應該把父母帶給我們的傷害,看成是我們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段,生命長河必定是充滿坎坷和曲折的,這是其中一部分。當恨太多的時候,愛就無法進入。放下與父母的糾纏,是我們處理童年創傷很關鍵的一步。3 分辨:父母的人格是否是健全的父母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做父母的,他們也需要不斷學習。但如果父母本身人格不健全,或者有著明顯的心理疾患,那么帶著他們去正規途徑進行治療才是上策。如果他們拒絕,就盡可能和他們保持一定的界限。4 傾訴:對不起,我暫時沒有親近的能力假如你的父母傷害了你,甚至拋棄了你,你不可能一邊捂著流血的傷口一邊還大聲的說“我愛你,我感謝你”,這是不正常的情感反應。所以,如果你抗拒父母,這完全不是你的錯,你也無須強迫自己去親近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療愈方法是和父母坦誠溝通,把自己所感知到的傷害和挫敗直接跟父母坦白,讓他們知道你不是不想孝順他們,只是心里有道難過的關,需要時間去過渡。5 尋求幫助:找一個專業的咨詢師幫助你如果你覺得你無法無法自我調節,需要外界幫助,建議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如果創傷來自父親,建議去找和父親年齡相仿的男性治療師,如果創傷來自母親,建議找和母親年紀相仿的女性治療師。決定我們人生方向的,從來都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自己。懂得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才能懂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才能學會創造自己的再生家庭。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于這方面的相關信息,可聯系小編15078805124(同微信)辦公地址:南寧市民族大道63-1號歐景庭園12單元心翔心理 電話:0771-3307905 心翔網站:http://www.gxps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