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兒童繪畫發展的六個階段劃分,你了解嗎?發表時間:2019-04-13 09:54 導讀:維克多·羅恩菲德是美國當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心理學家,賓州大學藝術教育系教授。羅恩菲德認為,在藝術教育中,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造就富于創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而創造性是每個兒童都具有的潛能,為使這種潛能得以實現,教師或家長應該為孩子排除干擾,避免讓兒童使用著色畫本,也不要從成人角度評價兒童作品。這樣,每個兒童都會無拘無束地運用創作欲望,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體驗生活,這就是發揮創造力的最佳途徑。在這個過程中,繪畫可以幫助家長、老師了解小朋友的性格、個性、脾氣,再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當孩子面對外部的挑戰和困難,比如來自于人際關系或者學校生活等問題時,可能孩子沒有辦法用語言完全表達、孩子的語言發展還不是特別好或者由于情緒激動沒辦法完全用語言表達時,繪畫的方式就可以讓孩子特別有效的去解決問題。羅恩菲德把兒童美術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
涂鴉期 2~4歲 1. 隨意涂鴉 (disordedscribbling)年齡:2歲左右。2. 縱橫線涂鴉或稱有控制涂鴉(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年齡:2歲半左右。3. 命名涂鴉 (naming ofscribbling)年齡:3~4歲左右。前圖式期 4~7歲 對環境的接觸漸擴大,對世界的探索大于自身身體的操控,兒童開始有意識的作具象表現,能發現現實、思想與繪畫之間的關系,因不斷的接受新概念,故常改變其繪畫概念與形象。假如這個階段的兒童仍然停留在涂鴉,即使是有秩序的涂鴉狀態,也或許顯示其認知發展未達到本時期兒童所能畫出的人或房子的象征圖像。因此可能有發展遲緩或某些知覺、情緒和生理的問題,應當進一步的診斷評量。特征: (1)人物繪畫以蝌蚪人為主。(2)無空間秩序表現,物體星羅棋布。(3)色彩與畫面中形象的關系由兒童喜好決定。圖示期 7~9歲 此時期會發展出其本身固定的繪畫符號,圖標是型態概念的表征,代表兒童對視覺對象的一種明確概念,也是一種象征性的圖形。若無特別的經驗或刺激,此圖示將會不斷地出現2~3年。特征: (1)有明確的人物概念,經常出現人物圖示。若要強調某特殊經驗或特征時會以夸張、變形重要的部分或省略不必要的部分兒與原圖示不同。(2)空間表現則有多樣化的表現,出現基底線(b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