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失戀后,如何面對我們的負性情緒?發表時間:2018-09-30 09:28 失戀后,如何面對我們的負性情緒? 失戀,愛的斷裂,心與心吻合與感應的消失。震驚、難以接受、痛苦,這些復雜的情緒都可能是失戀的第一時間反應,這期間包含著非常豐富而繁雜的個人生活環境、心理性格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外人一般是很難深入感知和理解的。 失戀之后經常出現的兩種情緒,一種是巨大的悲傷,一種是憤怒,還有第三種有可能就無奈,一種混合型情緒。為什么要允許這些情緒出現或存在?實際上,情緒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你越是希望情緒盡早地離開,那么它越會起到助力,越會停留在你身上。因為情緒和意志是不同的,它和理性是不同的。它的到來有著它自己的規律,是你很難用意志控制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你越允許自己充分體驗失戀后所浮現出的情緒,那些情緒就越可能放過你。被動的主動,用佛教的話來說是一種反智慧。
失戀之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1、暫時不要聯系前任,收起所有和TA有關的物品 勇于放下和過去相關的一切,是走出失戀的第一步。收起和TA有關的所有物品,并且最好不要與前任見面和保持聯系。很多人想要通過聯系前任來緩解痛苦,結果往往是重新激活了更多的痛苦。因為這樣會激活大腦中與親密關系相關的腦回路,誘發對感情的渴望。頻頻回頭的人是走不遠的,所以分手之后放下與TA有關的所有東西,更不要頻頻翻看前任的微博和朋友圈,更不要和前任發生性關系。
2、從你的父母那獲得愛和寬慰 根據現代依戀理論,我們與父母之間的依戀關系仍是在失戀的時候最重要的支持來源。在我們成年之后這樣的親子依戀更多是以內部心理表征而非外在行為的形式存在,雖然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能不會在身體上親近父母,但當我們面臨壓力和困擾時,我們首先想到的依然是父母,并且相信父母會隨時為我們提供信任和支持——事實上也是如此。所以當分手的痛苦降臨的時候,不妨告訴爸爸媽媽“我分手了”,請記住只要你愿意“家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 3、嘗試讓自己忙碌起來 自我概念的形成有一部分來自于他人的評價,在一段親密關系中,戀人會極大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比如當你正處于戀愛中,就會多給自己賦予一個角色“XX的男/女朋友”。分手后,戀人的身份喪失,自我概念的缺失崩潰會導致情緒上的空虛崩潰。很多分手后的人會更加努力地工作、學習,或者找其他事情來忙碌、充實自己,這是一段“打雞血”的日子,因為分手后的人渴望快速重建自我概念,渴望贏得尊重。忙得沒有時間難過,也不失為一種治愈自己的好辦法。 4、開始積極性寫作,每天記錄一些正能量 據說,積極性寫作有利于產生正性情緒。嘗試著每天記錄一些正能量的,每天不斷給自己一點正能量,看看身邊關心你的家人和朋友,看著自己恢復單身后重新擁有的時間和自由,這些生活中美好的東西正在發上,因為你值得擁有全新的生活。 5、朋友是失戀后你的一劑良方 遺忘來自于消退和干擾,一方面前任的不再聯系,使得關于那段親密關系的記憶漸漸消退,雖然不至于很快忘記,但習慣也在慢慢改變;另一方面和朋友接觸更多,許多愉快的記憶不再是和前任的獨享,對前任的眷戀也會慢慢減少。 6、和心理咨詢師聊聊,也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當你由于失戀或其他生活變故產生了一些情緒問題,也許可以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但真正的心理咨詢可不是坊間“知心大姐”的安慰指點。心理咨詢不但是人際溝通的技巧,也是語言交流的藝術。人們通常以為,心理咨詢就是為來訪者說教人生,指點迷津,直截了當地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者干脆替來訪者拿主意,所以坊間自稱情感咨詢專家者多勸人“別想了”“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