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青少年心理咨詢師談從問題孩子看家庭問題發表時間:2017-11-23 09:59 南寧青少年心理咨詢師談從問題孩子看家庭問題 文:心翔心理專家咨詢師覺慈老師 最近來心翔南寧心理咨詢中心做心理咨詢的個案基本上都是孩子:一位女孩高二就休學了,今年21歲,在家四年不出門,最近自閉更加的嚴重,是母親和繼父前來求助;一位高一男生,天天閉門在家打游戲,宅在家里不出門;剛剛工作的女孩,因為一次被有效遏制的醫療事故,嚇出了精神問題;堂堂文學博士,成為啃老一族,等等,不一而足。在給孩子做心理治療的同時,我都是帶著家長去探索自己,看看親子互動中究竟出了怎樣的問題。 問題家庭一:女兒自閉,媽媽逃避。 用卡牌和媽媽互動的過程中,我一直注意觀察媽媽的說話方式,她的情緒表達,她對事件的反應及與他人的互動特點。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媽媽一直不怎么和我有眼神的對視,她的內在是弱小的,緊縮的,有逃避性人格傾向。顯然這位媽媽在她生命的歷程中,經歷了很多的情感創傷。她在描述婚姻的痛苦,但是整個述說的過程中,沒掉下一滴眼淚。我試圖引導她讓情緒自然流動,但她一直無淚。顯然,媽媽的情感是完全隔離的,能量通道嚴重被堵。她逃避著自己的痛苦,當然,她也無法感受到孩子內心的痛苦。她的婚姻無疑是痛苦的,婆婆強勢,老公家暴。但離婚后,跟隨她生活的女兒最恨的卻是她。女兒是媽媽逃避性人格的延伸,爸媽離婚后,女兒選擇將自己自閉在家里。最需要做治療的,是這位媽媽,因為逃避,因為壓抑,她的抑郁已經非常的嚴重。 問題家庭二:兒子上網,媽媽焦慮。 兒子胖胖的,穿著黑色的T恤,我見到孩子的第一感覺,就是他已經有點喘不過氣了,就要被壓垮了,幸虧長得壯實。果然是,在催眠的過程中,孩子反復說的話就是,媽媽,你不要管那么多。爸爸,你不要再啰嗦了。好可怕,在家庭中,父母中有一位嘮叨,孩子就會感覺到好壓抑。爸爸媽媽一起啰嗦,怪不得他喘不過氣,只好逃到游戲里。孩子在用日夜上網的方式報復父母的過度關注。在后續做親子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媽媽的焦慮已經非常的嚴重,她的童年創傷,曾罹患絕癥,生命面臨死亡帶來的威脅讓她缺乏安全感。媽媽的焦慮和恐懼才是這個家庭需要去面對的功課,還有夫妻的關系也有待梳理。不然的話,家庭這種互動模式只會加劇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不可遏制的結局。現在孩子的問題只是一面鏡子,促使整個家庭去積極面對。“爸爸媽媽好了,我自然就好了”。這,才是孩子潛意識心靈的呼聲。 問題家庭三:女兒分裂,夫妻“分離”。 孩子有一定的精神分裂傾向,還好不是很嚴重。她的思維是清晰的,只是有時候情緒不能自控。在和父母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對夫妻的個性有著嚴重的沖突。爸爸非常的偏執,媽媽表面隨和,顯得非常愛孩子,但實際上這種愛,除了縱容和溺愛,還有讓孩子和爸爸做對或者孤立爸爸的一種嫌疑。就象孩子自己所說,當她和媽媽在一起時,可以和諧相處,當她和爸爸在一起時,也能夠和諧相處,但是,當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時,無論如何,他們是和諧不了的,總是矛盾叢生,沖突頻發,可以想到,這對夫妻是嚴重分裂的。需要做工的,是這對夫妻矛盾的調和。孩子的DNA是父母的合體,孩子的分裂,顯示的,其實是父母的分裂。父母和諧了,孩子自然就和諧了。 …… “救救孩子”,父母帶著焦慮和痛苦來向我們求助,他們只是看到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很少意識到,是自己,是家庭,是他們與孩子的互動出了問題。或者我們讓他們看到了,也不愿承認或不敢承認。 如果只看到孩子的問題,不對整個家庭做工,這是在表象上打轉轉。不由果溯因,找到問題的根源,這樣的心理治療其實是沒有多少幫助的。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他照出了整個家庭,特別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當然,父母的問題,也是打著他們童年情感的烙印,再由果溯因,就要追溯到家族系統的關系。當然,這些都是潛意識層面,深層次心理問題。
真希望我們的父母都能夠學一學心理學,研究一下潛意識,這樣我們就會了解到,人性最深處的渴望就是被肯定,找到歸屬感。孩子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爸媽媽正面連接的歸屬感,與家族連接的力量感,與宇宙萬物合一的整體感。
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提供更多的正面信息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我們的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是與父母的愛連接在一起的,自己是基于愛出身的,渾身上下就會充滿著能量,充滿著力量。 總部辦公地址:南寧民族大道63號-1歐景庭園E座12單元1102 明秀咨詢分部:南寧明秀東路185號豐業檸檬宿B座1003(天妃酒店正對面,地委斜對面,廣西民族醫院附近) 辦公熱線:0771-3307905 手機/微信:13517884814,15078805124 助理QQ:1442346488 網址: http://www.www.nijiuwang.com http://www.gxpsy.com http://www.gxqyp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