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社會心理現象:權威效應發表時間:2017-11-18 10:47 美國心理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說這位德語教師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家。試驗中這位“化學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說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對于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為什么多數學生都認為有氣味而舉手呢? 這是因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權威效應”。所謂“權威效應”,就是指說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所說的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并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們有“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系數”;其次是由于人們有“贊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范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贊許和獎勵。 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權威效應”的例子很多:做廣告時請權威人物贊譽某種產品,在辯論說理時引用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等等。 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權威效應”,還能夠達到引導或改變對方的態度和行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