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孫儷--原生家庭沒得選,人生可以自己選發表時間:2017-10-06 11:22 最近熱播的《那時花開月正圓》讓孫儷再次火了一把。孫儷,82年出生,著名女演員,收視女王,票房保障。她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在她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從此她變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據說當時她媽媽只拿到了2000元的撫養費。母女兩個過的很艱難,母親一個人要打兩份工,白天做售貨員,晚上當清潔工,看著媽媽如此辛苦,她對父親充滿了恨。那個時候,她曾幻想著一個場景:等她有錢了,開著跑車在上海的街頭,紅燈亮時,無意看到了站在路邊的爸爸,爸爸也正看著她,然后綠燈亮了,她開車揚長而去,留下路邊的爸爸,神情傷感。 媒體曾經采訪孫儷,問她是什么性格品質讓她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她回答:“打不死的小強,不會輕易服輸”。她不像別的演員,在中戲、上戲、北電接受過專業的表演訓練,她覺得自己非科班出身,首先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她只能勤奮,小到一句臺詞,飲食、作息時間、運動時間,大到劇本的選擇,她都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這種勤奮的結果就是,她像一個不間斷的電源一樣,穩定地向觀眾輸出高質量的作品。她拿到劇本第一時間是研究劇本,開拍前一個半月,每天讀劇本,讀熟了就背,給自己擬通告表,拼命地背臺詞。這種精神,讓她這幾年,雖然產量不高,但從《甄嬛傳》、《羋月傳》到《那時花開月正圓》,開播一部,都取得了極好的口碑。 孫儷恨過父親很多年,可當她看到媒體對父親的采訪,她才知道,父親其實是愛自己的。她母親也選擇了原諒他的父親,因為他給了她一個好女兒。她一下子放下了恨意,選擇了原諒父親,甚至還給父親一家買了房。放下這一段恨意,她的人生路一下子輕松了很多,拿出了更多的愛來對待家人。如今,她事業有成,夫妻恩愛,兒女雙全,說是人生贏家一點兒不為過。 當原生家庭已成過去,它對我們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很可能取決于我們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原生家庭的信念會強化這種危害。過于強調原生家庭的危害(就像過于強調原生家庭沒有危害),總會讓我們忽略了,在成年以后,我們有權利和責任選擇自己的道路和人生,在原生家庭以外尋找到情感和生活的根基。原生家庭好也罷,孬也罷,都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過多的抱怨原生家庭,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心理學提出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本意,也不是把一個人所有的不如意推給原生家庭,而是盡可能幫人找到原因,通過自己后天的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做更好的自己。 改變不了的,就讓它成為過去,改變的了的,才是現在的。選擇接納自己原生家庭的不足,依靠自己的能力過上幸福的生活,是每個成年人成熟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