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心理咨詢的原則發表時間:2017-09-27 10:37 無論是從心理健康的認識提高還是現實中心理問題的增多來看心理咨詢是正常緩解心理壓力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辦法。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需要心理咨詢,但現實中還有不少人對心理咨詢存在有一些認識誤區: 一、來訪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則 1、有償性原則——正式的咨詢面談必須在收費的條件下進行,免費咨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咨詢,那是一種心理幫助。 2、時間性原則——任何正式的咨詢面談都應有時間長短的規定和會談頻率的明確設置,沒有時間限制的面談是效率極低的面談,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來訪者,都是不負責任的。來訪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咨詢,如果有變動,應提前24小時告知,無故缺席將扣除本次咨詢的費用。 3、單向性原則——一般情況下,應家屬或監護人邀請登門拜訪做心理咨詢是咨詢師的一種不恰當行為;心理咨詢需要來訪者在咨詢師進行。 4、自愿原則——來訪者有求助意愿是建立咨訪關系的前提。 5、正式性原則——心理咨詢應在規定的場所按規定的要求進行,絕不等同于交友聊天,也不提供類似服務。 二、職業要求的原則 1、保密性原則——心理咨詢師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也是人際交流的藝術。當來訪者將自己埋藏在心底的困惑與苦惱講述給咨詢師,他希望咨詢師理解他的心境,分擔他的痛苦,還希望對方不會將自己的隱私和心事告訴他人,以貽笑眾人。因此,保守秘密既是基本的職業道德的要求。 2、中立性原則——咨詢師在心理咨詢中應該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場,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 3、信賴原則——咨詢師應以滿腔的熱情,真誠的態度,從正面、積極的角度來審視來訪者的問題,尊重與接納每一位來訪者,相信每一個個體獨特的潛能,重視每一個體的人性尊嚴與價值;積極的審視態度引導來訪者的積極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