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這8個潛規則暗示家庭可能存在問題,你們中了幾個

發表時間:2017-08-05 16:51

這8個潛規則暗示家庭可能存在問題,你們中了幾個

不管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中都有會一些規則,在一個相對健康的家庭中,幾乎所有的規則都是透明的,并且所有的規則都是靈活并且有商榷余地的。

比如,可能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可能會跟孩子說:為了保證你的安全,在18歲之前,都希望你可以在晚上11點前到家。但是他們在孩子非常想去參加一個party或者畢業晚會等等時候還是強制要求,他們可能會說:寶貝,如果你的確需要11點之后到家,請你提前跟我們說明,我們會容許你晚回家,同時如果沒有人送你回家,也方便我們去接你。

而在功能失調家庭當中,很多規則都是沒有被明確說明,但是每個家庭成員又心照不宣的必須遵守。比如可能家里爸爸收受賄賂,但是為了保住爸爸的職位,媽媽和孩子都裝做不知道,爸爸收受賄賂這件事件也就成了家里不能被討論的,公開的“秘密”。再比如,在家里只要孩子表達出憤怒,傷心或者沮喪的情緒時,就會被父母責罵,甚至是懲罰,那么家里沒有明確說但是家庭成員卻必須遵守的規則就是:憤怒,悲傷和沮喪的情緒是不可能被表達的。

我們家里到底有哪些可能的潛規則呢?薩提亞中把這種潛規則稱之為“家庭規條”,這些潛規則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自己,影響著家庭里的其他成員,和每個人之間的關系的。

下面分享的是在功能失調的家庭中,通常可能存在的“潛規則”可能有以下8個:

1

控制準則


你必須在任何時刻控制所有的互動,感受和個人行為。這是所有功能失調的,以羞恥感為基礎家庭系統的核心準則。一旦你開始控制感受,所有的自發就消失了。控制給了一個家庭成員一種力量感,可預測性和安全感。控制狂實際上就是一種嚴重被破壞了的決策力。控制狂們通常都要極力控制那些根本不可能被控制的東西,比如人類基本的不安全感和人生的不可預測性。

我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當中曾經感受到最強烈的,就是對感受和行為的控制。媽媽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她可能通過指責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緒投射給別人:“都是你讓我這么難過!” 同時她也控制著別人的情緒:“你根本不應該為這樣的事情生氣。”

有的時候就連最簡單的行為,比如今天出門穿什么,她也必須控制:“你聽我的,不要穿這件,穿那件!” 如果我沒有穿她指定的衣服出門,她一定會憤怒的說:“你就是要跟我對著干是不是,我只是給你提個建議,你穿那件太丑了,你為什么就是不聽?”

可問題就在于,如果她真的只是提出的是“建議”而不是控制,那么我沒有采納她的建議時,她可能會有些失望,但絕不會說“你就是要跟我對著干”或者“你為什么就是不聽”。一個“必須”被采納的“建議”,只可能是一種控制。


2

完美主義準則

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必須是“對的”。這種獨裁式的“正確”可以是幾代人中被保存下來的任何準則。這個準則可能是關于成就(一定要“出人頭地”)或者是道義上的“正確”或者是成為貴族和富人。完美主義的原則永遠都有一種強迫的衡量。全家人用保持“完美”,讓自己“高人一等”來掩藏內心的羞恥感。

恐懼并且避免犯錯誤也是完美主義家庭的一個組織原則。家庭成員會依據外面的形象生活。如果你受到這個準則的影響,你會忙著在一個情形下觀察自己的行為,然后問自己:“我做的對嗎?” “我看來OK嗎?” 你致力于管理自己的形象并且你總是用外界的標準來評價自己。

沒有什么準則比這個準則更讓人絕望了。因為這些理想化的標準是我們自己在頭腦中臆想出來的,沒有現實中的人真的可以達到。人類本來就不可能完美,所以完美主義本身就是不人道的。

在有完美主義準則的家庭當中,父母會經常把孩子拿來跟自己“完美主義”的標準或者他們覺得是自己完美主義的楷模做對比,所謂“別人家的孩子”。比如你必須永遠一絲不茍,比如“我們家人從來都是學校里的第一名”,比如“永遠都要對別人表示感謝,即使你心里沒有一點感激”。

3

否認“5個自由”準則

這個原則跟完美主義原則是相關的。

“你不應該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你不應該這樣想,不應該有這樣的感受,不應該這樣的想象,不應該這樣做。”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說過,5個自由指的是家庭之中,每個家庭成員被容許去自由的感覺,思考,感受,想象和為自己的目標冒險。但是在功能失調的家庭當中,這樣的自由是不被容許的。我們總能聽到很多的“應該”或者“不應該”。

“你不應該嫁給他,因為他在北京沒有房,你愿意為自己的幸福冒險?不可以!因為我比你更懂得,沒有房就不可能幸福!”

“你應該覺得自己很幸運;應該很感激我們為你做的一些;應該想著多聽我們的話;應該為我們的情緒考慮。”

“你不應該生氣;為了這樣的人難過,你真的是不應該;你不應該這么嚴肅,為什么別人都笑了就你一個人不笑?”


4

“不交流”準則

不要公開的討論任何讓這個家庭不安的情緒,想法或者經歷。這個規則是我們規則4的延伸。

我的幾乎所有來訪者會在咨詢里的某個時刻跟我說:“這些事情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 是啊,他們怎么可能告訴別人,因為他們根本都不能跟家人討論這些,而家里的“秘密”又讓他們感到羞恥,他們只有一個人默默承受,默默流淚。

從童年起,我們就有很多的東西不能跟父母探討。我們的家長會用威脅,否認,呵斥或者逃避的方式拒絕跟我們探討可能會讓家庭關系有壓力的話題。

“爸爸,為什么媽媽看起來那么生氣?你們吵架了嗎?” “沒有啊,媽媽沒有生氣,你看錯了。” 但你明明看到媽媽撅著嘴,眉頭緊鎖,在一旁不理你和爸爸,這時候留給你的,就只有獨自承受和困惑。

“媽媽,你為什么經常不回家?”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沒良心,我不回家不還是為了給你賺錢?你看看你的玩具都是哪兒來的?”(讓孩子感到羞恥)其實媽媽不回家,可能是因為她在用工作逃避著跟爸爸的緊張關系,可能是她在外面已經有了外遇甚至偷偷又組建了一個家庭。但是爸爸不說,孩子也不被容許提這件事,可能直到有一天,媽媽的外遇已經再也無法掩蓋時,孩子才很受傷的知道這件事情,并且這個時候媽媽的外遇仍舊是這個家庭的“禁忌”。

不管是爸爸媽媽的外遇,還是丈夫妻子的不忠,不管是丈夫的酒癮煙癮,還是妻子的依賴控制,不管是爸媽的性生活,還是他們不同消費觀和金錢觀,不管是不良的婆媳關系,還是不良的父子關系,所有這一切都成為了功能失調家庭中的禁忌。他們有很多公開的“秘密”,有好多不可逾越的“雷區”。

5

不傾聽準則

每個人都在表達,但沒有人在真正聆聽。

在功能失調的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如此的自我防衛,所以他們根本沒有注意力去傾聽對方此刻在說什么。為了保證自己是“對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完美主義原則),我們時刻都在想著自己下一句該說什么,而不是去傾聽對方說了什么。

所以你會發現,在這樣的家庭中,其實不存在真正的交流。因為所有人都在為自己辯護,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攻擊自己形象的語言,我們忙著維護自己的形象,忙著保證自己永遠是對的(或者對方永遠是錯的),根本沒有能量和注意力去真正的傾聽。

“你能不能早點回家?”

“你什么意思啊,你的意思是我每次回家都很晚唄?那我上個星期每天下午5點就到家了,還給你做飯,你不記得了?”

如果我們不那么自我防衛,不時刻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也許我們可以問問對方:“為什么要我早點回家呢?”也許我們得到的回答是:“因為我最近上班有些不愉快的事情,想找你聊聊天,求安慰求擁抱。”

6

不完成準則

在功能失調的家庭當中,同樣的爭執和爭吵可能持續數年。這個原則可能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長期爭執卻沒有任何結果。另一種是表面和平,維持彼此的意見不合。不管是哪種形式,對話仍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家庭成員仍舊感到沮喪和困惑。

7

不可靠原則

“不要相信任何人,這樣你就不會失望。”是經常出現在功能失調家庭中的準則。因為父母本身都還是“巨嬰”,所以他們自己的需要還一直沒有得到滿足,這樣的家庭中孩子的需要不僅得不到滿足,而且他們需要來滿足父母的需要,所以每個家庭成員的需要都沒有被滿足,每個人都是不可靠的。

“媽媽,能不能買這個玩具給我?”

“乖,寶貝,前面還有更好的玩具,我們先不買,前面有!”

結果你發現前面并沒有媽媽所說的玩具,她只是因為不想買給你而說了謊,這個時候你便開始意識到:媽媽并不可信。

其實媽媽不想玩具給你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她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很拮據的家庭,覺得買玩具是很奢侈的行為。但她并不愿意面對自己的需要(對于節省的需要),她沒有告訴你“不買玩具是因為媽媽覺得玩具太奢侈了,媽媽小的時候從來都沒有玩具”,而是選擇了用欺騙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8

責怪準則

責怪是我們掩飾自己羞恥的另一種方式。我們會把自己的羞恥通過責怪來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因為我們會為自己的脆弱和依賴感到羞恥,所以指責就自動成為一種逃避我們真實感受的一種方式。

“都是因為你氣我,我才這么憤怒。”

“如果不是因為你總是自責我,我才不會氣你。”

“你每次都是這樣,從來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你不也是,你從來都是對的,錯的永遠是我。”

我們好像會陷入到一種相互指責的死循環,發現在每段這樣的對話結束后,除了讓彼此更加堅定的認為對方不可理喻之外,好像從來沒有解決過任何問題。

責怪是我們習慣性的一種重新獲得虛假控制的一種方式。當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脆弱要暴露時,我們就開始為自己的脆弱感到羞恥,我們就會用指責的方式讓對方羞恥而不是去感受自己的羞恥。

比如我做錯了一件事情或者很脆弱時,因為在我完美主義的家庭中,犯錯和脆弱是很讓人羞恥的,所以我不能犯錯,不能脆弱,我就只能去責怪別人:“我之所以沒有好好復習,是因為你沒有早點叫我起床!” 或者“我得了抑郁癥,是因為你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

這些就是在功能失調家庭中的“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深深的影響著我們,讓我們不知不覺在自己的家庭中繼續延續著這樣的方式。

心翔心理愿意和大家一起探索超越原生家庭,跟自己和家庭和解的方式。希望我們,都意識到自己內心強大的生長的力量,拿出長期的勇氣和堅持,one day at a day (每次一天),重新認識自己,學會愛和被愛的藝術!


1707312062.png

心翔心理是廣西規模最大的綜合心理服務機構,提供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課程、心理健康體檢、心理咨詢室整體建設方案、企業員工心理援助計劃(EAP)等。心理咨詢電話/微信:15078805124,心翔助理;心理咨詢師培訓電話/微信:13152512798,劉老師;心理健康體檢QQ:2804324188,覃主管;心理課程電話/微信:18078110545,小覃;心理咨詢室整體建設方案及企業EAP服務電話/微信:13517884814,林老師。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