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心理體檢是一件羞羞的事嗎?發表時間:2017-07-24 17:08 心翔心理 小翔:你知道不?我這周去體檢,發現體檢中心竟然推出了心理體檢項目… 小花:啊?心理還要體檢!你有啥想不開的,我給你開導,還保密呢,你這樣的話,內心那點兒小秘密不都全部都暴露到外人面前了。 小翔:可不是么…起初的時候我也這么認為。可是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你太out啦~ 小花:你說你說.....那心理體檢主要做什么?. 小翔:心理體檢不僅可以衡量個體心身健康狀態,針對亞健康及疾病狀態提供心身健康建議,還可以評估智力、能力傾向、人格、創造力等多方面內容,為我們在升學、就業、婚姻等關鍵人生階段提供重要建議。 小花:原來如此,看來,心理體檢并不是件羞羞的事兒啊。 小翔:心理體檢的應運而生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確認識健康有關。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痛苦。瞧,連權威組織都肯定了心理的重要作用,你還在抗拒嗎? 在每個人的生命過程中,心理狀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與你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以及獨有的認知結構有關。當心理狀態好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充滿了力量,躍躍欲試,內心歡愉;而心理狀態不好的時候,則會產生郁悶、猶豫、緊張等不良情緒,還會產生相應的身體不適感,如頭疼、胃痛、嘔吐、食欲不振等等。如果長期處于這樣的情緒狀態中,個體可能還會患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器官哮喘,甲狀腺功能亢進,甚至癌癥呢。 小花:原來,心理還會導致身體疾病? 小翔:是啊! 行之有效的評估心身狀態,提升健康指數的全面健康管理方式之一。從個體角度而言,心理體檢不僅可以與身體體檢聯合說明體檢者健康狀態,更可以明確甄別影響個體身心狀態的“潛在因素”,幫助個體避免或減輕消極認知、不良情緒帶來的困擾,防止其演化為導致軀體疾病的“危險因子”,從而讓個體處于持久的健康狀態。 目前,規范的心理體檢包含兩部分:心理評估與心理干預。心理評估幫助個體審視當前心身狀態,預測未來健康走向,獲得促進身心健康的科學意見與建議;而心理干預則可以幫助體檢者調節不良情緒、改變消極認知及行為,形成有效應對挫折、壓力事件的“心理防彈衣”;而且還可以幫助體檢者調整體內激素分泌水平,增強免疫功能,提升心身健康綜合指數。
關注心理健康,不僅僅是心理咨詢師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心理學,為您緩緩打開心里的大門,迎接門外的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