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美女作家自殺的消息讓很多人都感到震驚和惋惜,她年僅26歲,風華正茂,在讀書時期是著名的高材生,有才華,有美貌,家庭出身也不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剛成家不久,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幸福的模板,但是雖然她具備了許多人所夢寐以求的條件,卻因為少年時期的性侵事件,一直沒辦法走出將內心的陰影,而選擇了上吊自殺,告別人世。
網上她的照片笑容美麗開朗,看不出她內心沉重的黑暗,但是,她的身體雖然一直在長大,內心卻在被性侵的那一天,就停止了成長,進入了痛苦的深淵,所寫的小說隱含她的不幸經歷,也許是她通過小說來告誡其她的女孩子,也許在寫之前她就想好了,將自己的不幸一吐為快,但不愿意面對社會異樣的眼光,告別人世。
為什么她所具有的美貌、才華、智商、愛情、親情,都不能讓她改變決定?在社會的眼光里,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但她所獲得的多年教育、資訊,以及她肯定用了所有能找到的辦法,卻不能幫到她從中走出來,這就是知識和智慧的區別。在意識層面上,給自己進行種種的說服,但這個傷痛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潛意識的層面上,就如同程序已經編寫好,顯現在意識的屏幕上,在屏幕下功夫是沒辦法的,只有重新編寫程序,如果她愿意求助,遇到匹配的咨詢師,幫助她進入深層的潛意識處理當時的創傷,很可能她就不再那么的憂傷,并且體會到潛意識巨大的力量,真正的學會愛自己,而重新擁抱這個看起來猙獰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普及情商,是面對逆境,自己成長起來,更有力量的智慧。祝福所有在黑暗當中的人,都學會擁有黑暗的力量,變得更溫暖和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