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_培養“自我成長”能力的土壤:愛、支持與陪伴

發表時間:2023-02-14 17:03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人類天生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成長的能力。


在進化過程中,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同時也需要進化出越來越復雜的心智能力,復雜的心智能力意味著復雜的加工過程,而復雜的加工過程也意味著更容易出錯。


這就需要進化出一種可以“觀察”復雜心理過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保證復雜加工過程順利運行,如果出錯,也可以即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這種能力就是人類的自我調節能力,也就是自我成長能力。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自我成長能力”會受各種因素影響,無法正常發揮,或者,無法將功能發揮到建設性的自我調節上去,導致我們無法“自我成長”。


圖片





01

過多外界關注,自我覺察不足


自我調節、自我成長的前提條件是自我覺察,經常性的自我覺察,可以保證我們對自己的心理過程隨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并調節。

此外,經常性自我覺察、反省,還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心理過程、“問題”更敏感,更容易發現“問題”,并及時調節,這是我們可以及時、快速自我成長的前提條件。

但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老師、同學,我們的整個文化環境都在不斷強化我們去關注成績、金錢、地位、外表等外界因素,只有當我們出現嚴重“問題”,不得不自我反思時,才會被迫去自我覺察。

而且,過多的“批評”、“否定”式教育、指導方式,也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辯解”、“反駁”等自我保護工作上,而不是自我反思、自我調節。

這就導致:
1、我們將過多的精力花在了關注外界,而不是自我,失去了自我成長機會;
2、很多“問題”產生的自我覺察、調節機會,也因過多的“辯解”、“反駁”而失去了覺察、反思的機會,沒有覺察與反思,也就沒有自我調節與成長。




02

太多評價與規則,自我成長動力不足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從父母、老師、其他人那里習得很多對事物的評價,哪些好?哪些壞?

也會習得很多行為規則,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化過程,也是我們適應社會的前提條件。

但是過多的社會化、尤其是強硬的社會化過程,也會讓我們壓抑了太多“真實”需要,導致我們更多時候是為了“應該”“正確”的方式行為,過所謂“好”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長期按“正確”、“應該”的方式生活,長期壓抑自己的真實需要,最終都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么了。

按正確、應該的方式生活,也是一種動力,尤其是我們完成責任、使命的前提條件,因為無論我們喜歡不喜歡,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完成的。

同時,它也是一種可完成的任務,一旦完成,我們就解放了,不再害怕了,也就失去了動力。

但是,長期的自我成長需要長期、持續的成長動力,這種動力,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時才能提供,只有這種動力,才能促使我們持續、長期堅持自我成長。

“完成任務”、“避免失敗”式的動力,只能提供短暫的動力,也更容易讓我們在失敗時“逃避責任”而不是自我反思。





03

太多自我防御,自制力資源不足


中國文化整體上而言是一種“負面關注”的文化,我們更喜歡指出他人、自己的錯誤以改進,而不是指出他人、自己的專長而發揮、實現,這也導致我們更容易去“辯解”、“反駁”,而不是虛心接受、反思,因為保護自尊、“面子”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要。

在人際關系里,我們保護自尊、面子的方式是“辯解”、“反駁”,這需要我們隨時保持“警惕”,并及時做出反擊。在內心世界里,我們保護自尊、面子的方式是“否認”、“為自己找口”,這同樣需要持續的“警覺”與對“意識到問題存在”持續壓抑。

所有的“警覺”、“反擊”、“否認”、“壓抑”等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自制力資源,遠比正常發現問題并及時自我調節所占用的資源要多。

人類的自制力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在一個地方占用的資源過多,其它地方就不夠用了。如果我們將大部分自制力資源放在自我防御上,哪里有資源去自我調節、成長呢?

通俗講,如果我們將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放在自我防御上,哪里還有時間、精力去自我成長呢?這或許也就是那些經常解釋、辯解、逃避責任的人始終無法成長的原因吧!





04

自我價值不足,無法承擔責任


敢于承認問題并承擔責任,是需要“底氣”的,而這種“底氣”,就是自我價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尊、自信。

當我們足夠自信、有足夠的自我價值時,他人的否定,或者自我否定,是可以承受的,也就允許自己覺察到問題,并且有信心去改進。

當我們自我價值不足時,部分人會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斷自我否定,同時沒有成長、改變的信心,始終生活在“自怨自艾”之中;

部分人會否認自己的問題,因為每個新的“問題”,都可能是壓垮“自我價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隨時需要否認、防御,以免完全擊垮自己。

我們的“負面關注”文化,我們的“批評”、“否定”式的教育方式,對培養自我價值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這樣的文化、教育方式導致很多人缺乏足夠自我價值,沒有“底氣”去承認問題,并承擔責任,也就無法自我成長。





05

缺乏必要的知識與能力


將自我調節、自我成長視為一種能力,也就是說是可以學習、提升的。

我們最初是從父母那里習得這種能力,包括對自己的認識、反思的習慣、看待情緒的態度、調節情緒的方法等等。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父母掌握了良好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習得必要的自我調節知識與技能,很多時候我們也不會陷在“心理困擾”的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

可現實卻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沒有這樣知識與技能,甚至少數父母還是極端的反面榜樣。

隨著成長繼續,我們也通過其它渠道習得了自我調節知識與技能,幸運的人通過這些學習與父母教育,掌握了必要的自我調節方法,但是,也有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或者前期影響太深,很難通過后期“隨機”條件來改善。

此時,就需要專業心理學方法的協助,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已有不少這樣的方法。





06

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


“每個人都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成長的能力。”并不意味著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需要他人協助,事實上,必要的社會支持是我們發揮自我成長能力的前提條件。

首先,我們最初的自我認識、自我價值、自我調節方法均來源于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沒有他們的教育和指導,我們不可能獲得自我成長能力。

其次,在自我調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他人的支持和陪伴,尤其在調節強烈情緒的過程中,他人的支持和陪伴是非常必要的。

再次,環境和他人是我們自我價值、動力的重要來源,沒有他人的愛與支持,我們也將缺乏必要的成長動力。

最后,環境與他人也是我們認識自己、學習自我調節方法的重要來源。


圖片



后記
以上每一個方面都說明,
在自我成長過程中,
必要的社會支持是需要的,
但是,很多人的問題就在于,
他們缺乏獲得和利用社會支持的能力,
這是需要重點提升的。

心理咨詢就是提供這樣一種社會支持,
理清來訪者的問題,
探索來訪者的需求,
用愛、支持和陪伴,
最終,與來訪者一同找回自我成長的能力。



-END-

心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能給人帶來本質上的飛躍,因為人生中的很多答案都是來自其背后的心理機制。

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曾說過:心理學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對自以為了然于胸的事情,有截然不同的見解。擁有“心理學”這雙眼睛,才能得到小至親密關系、大到人生意義的答案。

通過學習專業的心理學知識

學會接受和消化負面情緒

妥善處理心理的困擾



圖片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99久久精品国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国产精品2018|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