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中心_防備心重/難以相信任何人/總是無法相信另一半,原來你可能存在「不信任/虐待圖式」發表時間:2022-09-30 17:34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你總是防備心太重,給自己設立了一個高高的圍墻? 感覺自己置身孤島,沒辦法相信任何人? 想要信任自己的另一半,但就是做不到完全信任ta? 你可能存在「不信任/虐待圖式」(mistrust/abuse schema)。 01 在心理學的定義中,圖式指的是我們在童年時所接受的「規則」,即世界如何運作,關系如何發展,我們應該如何生存,以及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不信任/虐待圖式」,是人們在經歷了刻薄的、受虐待的殘酷童年后,所學到的規則。 「不信任/虐待圖式」形成于個體早期與父母、大人或照顧者的虐待關系中。具有這種圖式的人可能在小時候遭受過忽視和虐待(身體、情感或性虐待),甚至還可能受到過不人道的、剝削性的長期虐待。 想要探討「不信任/虐待圖式」,我們就必須探討小時候受過的創傷。那些童年所受的創傷會逐漸累積,即使你已經長大,也依然很難擺脫那些被虐待的經歷。這感覺就好像是你的命運就該如此,這個世界就該如此:殘酷,充滿傷害。你無法逃脫,只能適應。 這種圖式會給人帶來強烈的痛苦。很多人身上可能都存在這樣的圖式,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 對于存在這種圖式的人來說,當ta們長大并且獨立,似乎就覺得 「危險已經結束了」,ta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不必再依賴那些傷害過ta們的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盡管看上去如此,但是如果你存在這種圖式,你仍然會不自覺地按照你曾經所接受的規則活著。你的大腦會認為人際關系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所以你會時刻保持警惕。如果你將某人視為潛在的威脅,那么你就很難相信ta會善待你。 這就像是,長大后的你「看不見」別人對你的好。而你的「看不見」會導致抑郁或者焦慮,因為你一直試圖處理好人際關系、滿足自己的渴望和需求,但同時又受到這個圖式的困擾。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意識里你想要信任你的另一半,但當你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自我批評,你會覺得這樣的自己是有缺陷的。 02 ![]() 03 擺脫這種圖式并不意味著,你要讓自己完全不設防地生活在這個世界,讓自己隨意受到傷害。并不是這樣。 要從「不信任/虐待圖式」中找到一條出路,主要有兩個方法: ? 調整認知。試著接受這樣一種想法:你現在長大了,你小時候所被迫接受的那些規則,不一定要運用于你現在的生活。 ? 學會為自己設立邊界。你可以學著為自己設立不同的邊界,再開始嘗試去信任別人。但當然這有個前提是,你要先對這個人的人品做出判斷。 然而這兩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需要你大量的實踐。你可以一步一步來,一開始冒一點小風險,在成功的基礎上再去繼續努力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明白你的「不信任/虐待圖式」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式的反應。因為當你的圖式被觸發的同時,也喚起了你大腦中關于童年的那部分回憶。不斷閃回的痛苦記憶,讓你仿佛又變回了小時候那個被虐待的孩子,那個無助又無力的你。 而這正是擺脫「不信任/虐待圖式」的關鍵:訓練你的大腦,讓你自己意識到你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那個無力的孩子了。你需要學會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已經長大成為了一個有能力的成年人,你有選擇的權利,你可以照顧好自己。 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具有這種圖式的人往往很難與別人建立深入的聯系。有時候咨詢師試圖和來訪者建立信任,而來訪者會流于表面,沒有準備好真的去開始信任這段關系。 然而有經驗的咨詢師會看到這些跡象,咨詢師會尊重和滿足來訪者的意愿,同時也會幫助ta們意識到這一點,再慢慢地建立信任,使ta們放下懷疑和戒備心。 請讓小時候那個被虐待的自己看到: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說“不”,你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善意、安全和愛。 請相信自己,你終會戰勝那些恐懼,敞開心扉,大膽地擁抱愛和溫暖。努力去改變吧,在這條道路上,也許你需要專業的幫助,心翔心理的「心理咨詢」服務可以幫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