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心靈雞湯不配勺子,叫人怎么喝?發表時間:2020-10-13 15:10 微信公眾號的普及使得“全民皆寫手”,每天網絡上都會涌現出數以萬計的原創文章。由《心靈雞湯》一書引申而出的一類“暖心小故事+人生哲理”的文章被統稱為雞湯文。 一開始,雞湯文的廣受贊譽,但漸漸地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出現,現在,“雞湯文”三字甚至帶有了些許貶意。 在此,我只討論我認為有問題的兩類雞湯文。 第一類的問題在于:只給了當前現狀和未來愿景,卻不描述過程。 很多雞湯文上來先用幾個小故事向我們展示問題的嚴重性——小玲當了全職主婦,結果公婆兇惡老公出軌,小嘉一直沒辦法和渣男分手,結果三十好幾了都沒嫁出去…… 然后,對她們下一個診斷:她們都是沒有自我的女人。 后半部分再舉幾個例子——小安遇見渣男劈腿絕不心軟,果斷分手后與金龜婿喜結連理,小琪婚后絕不放棄工作,現在家庭事業雙豐收,公婆在家不敢高聲大氣…… 最終結論,女人要有自我才能生活得幸福。 這樣一篇文章寫出來,“人要有自我”的道理當然很對,但是,什么叫自我?我之前為什么沒有自我?怎么做才能有自我? 這些關鍵性問題是雞湯文沒有覆蓋,但恰恰是人們最需要知道的。 這類雞湯文的問題我俗稱:沒有勺子。 第二類的問題在于:給出了道理,但卻沒有給出合適的語境。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真理都是相對的,連“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相交”在黎曼幾何中都不復如是,更何況在人際關系這種復雜、主觀的范疇之內。 所以,很多道理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可能放之四海皆準。 比如,有些雞湯文說人要看開、放下、寬容,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幸福。誠然,這是大部分人追求的很高境界。但是,這樣的境界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它需要一個努力蛻變的過程。 對于很多人來說,只有先“以直報怨”,才能“以德報德”,最后再嘗試做到“以德報怨”,沒有前面兩個過程中的宣泄情緒,建立內心對自身的認同感和價值感,我們是沒有力量包容傷害、看淡痛苦的。 這類雞湯文的問題我俗稱:不看場合。 不是所有的雞湯文都是壞東西,我們只要注意篩除不分場合、不給勺子就亂灌的雞湯,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好湯,就能幫助強身健體、開悟心智。 畢竟,很多熬雞湯的人確確實實將自己的心血融入其中,為其認認真真地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