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人是與人交往的重點和核心
那天,我坐在一位修車大爺的攤位邊等待大爺給我補車胎,此時正值學校放學的時間,
不時有孩子過來拿充氣筒用,孩子甜甜地喊著“爺爺”,禮貌地說著“謝謝”。大爺笑得合不攏嘴,忙不迭地應著。
一會兒,一位接兒子放學的媽媽推著電動車來到了攤位前,媽媽用手指指充氣筒,向身后的兒子示意,兒子一聲不吭就拿起了充氣筒朝媽媽走去。修車大爺撂下手中的活,直起腰身,收斂起笑容,問道:“你干什么?”
“打氣。”孩子面無表情地說。“不行!誰讓你拿的?”大爺一邊說,一邊奪下了充氣筒。孩子紅著臉看看媽媽,媽媽一張冷冰冰的臉上露出慍怒的神色:“不就是用一用嗎,這么小氣?”“對,我就是小氣,不給你用。”“給你錢還不行嗎?”“我從來不收錢,你就是給我錢我也不給你用。”“我還得急著回家做飯,
推車回去就來不及了。您怎么這么難說話啊?”“你來得及來不及與我不相干,別跟我扯這些。我的充氣筒,我愿意給誰用就給誰用。”大爺來了倔勁。那位媽媽一臉的尷尬。
坐在一邊聊天的大叔看見這一僵持局面,解圍說:“你這個年輕人,不是我說你,這修車老頭很好說話的。可你連聲招呼都不打,孩子過來也不吭一聲,拿起充氣筒就走,這充氣筒是有主的啊。你們連起碼的禮貌都沒有,這是不尊重人哪。其實是你娘倆有錯在先。再說你這老頭子吧,這回也來了犟脾氣,讓他們用一用唄。以后啊,你這孩子叫聲‘爺爺’說句‘謝謝’也不沉,是吧?都是初中生了啊。”孩子的媽媽也自覺理虧,趕緊借坡下驢:“是啊是啊,我確實不怎么會說話,孩子也隨我……”修車大爺不再吱聲,只顧悶頭修車。
給車子充完氣,那位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大爺,您消消氣,對不起了。”孩子交還充氣筒時也靦腆地說了一聲:“謝謝爺爺!”修車大爺寬容地笑笑:“不用謝,以后需要充氣盡管用。”
突然想起《孟子》中的一句話:“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人是與人交往的重點和核心,媽媽都做不到,兒子又從何做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