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發表時間:2020-10-13 13:51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著名的功利主義奠基人杰里米-邊沁曾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快樂。 他認為,快樂就是好的,痛苦就是壞的,因為人的行為都趨利避害,所以“善”就是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總量,并且引起了最少的痛楚;“惡”則反之。 而這種快樂和痛楚,邊沁將它們同時定義為在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所以任何正確的行動和政治方針都必須做到產生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并且將痛苦縮減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況下可以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 這就是著名的“最大的幸福原則”。 邊沁的思想影響了很多功利主義哲學家,但也有很多人對他的“快樂原則”提出了詬病。 人怎么能只想著快樂呢?豬在泥地里打滾也很快樂,難道我們也要像豬一樣嗎?如果僅僅只是追求快樂,那么天天吃喝嫖賭的生活也很快樂,難道它是值得被歌頌的嗎? 邊沁學說的繼承者約翰-穆勒充分發展了邊沁的基本理論,但對邊沁關于快樂的數量化及其計算方法則頗有異議。 穆勒特別強調高級快樂與低級快樂的區別,認為二者具有質的差異。他反對沉溺于“豬”與“傻瓜”般的低級快樂之中,而強調精神的快樂高于物質的快樂。 穆勒認為,只有張揚了人的個性與自由,更多地重視個體的全面發展,個人才能真正覺醒與舒張。 通過對于這兩位哲學家思想的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單純以“是”或“否”回答“人活著是為了快樂嗎”這樣的問題,并無真正意義。 什么樣才叫快樂?快樂有怎樣不同的性質?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這些問題才是真正值得探討的。 在探討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智才會被啟迪,才能慢慢獲得享受真正快樂的能力。 而這一過程,其本身就在回答“人活著是為了什么”這個問題,只有通過自己親身努力去尋找、體驗、研究,我們才能找到那個屬于我們自己的、心悅誠服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