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咨詢?

發表時間:2020-05-13 10:52

關于心理咨詢,普通大眾所知甚少。今天為大家普及一下:


什么時候需要心理咨詢?


誰需要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意味著什么?


本文觀點并非絕對的,也不是全面的,但可做借鑒。


1

在心理咨詢中,第一條原則是:誰痛苦,誰求助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一個家庭里,媽媽整天嘮叨,孩子感到不勝其煩。于是孩子受不了了:“媽媽,你應該去做心理咨詢。”而媽媽對此置之不理。

QJPE5{Y~[0%B%LY{_{T]J@F.png

在這個場景中,先別判斷是錯是對。


媽媽嘮叨,可能是她自我調節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媽媽自己很習慣,不習慣的是孩子。是孩子受不了媽媽嘮叨,但同時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去應對,于是內心感到痛苦不堪。


在這種情況下,相比起媽媽,孩子是關系中更痛苦的一方來求助,改變的動力其實是更強的,心理咨詢的效果也就會更明顯。


也許有人會說,那孩子建議媽媽去做心理咨詢也是一種應對方式,為什么就沒有效果呢?


原因很簡單,媽媽沒有痛苦到要去做心理咨詢的地步,這種方式或許不是她最需要的。


媽媽雖然天天嘮叨,但一個行為模式天天做,背后一定有其獲益的部分。


比如,媽媽通過這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互動,在這過程中也就慢慢緩解了自己的很多焦慮,并且與孩子保持連接。


相比于心理咨詢,“嘮叨”使媽媽收益更大,于是對孩子的建議置之不理,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勸說他人去做心理咨詢往往作用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咨詢的動力需要從一個人的內心出發:誰痛苦,誰求助,誰改變。



2

第二條原則:痛苦是種內心體驗,外在很難衡量


我們到底痛苦到哪種程度?是還能忍受,還是不能忍受?是必須求助于外界還是可以自己消化?這個問題只有自己最清楚。


心理咨詢的過程很看重一個人內心的體驗,在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做心理咨詢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痛苦的感覺是你在經歷著、體驗著,所以也就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它現在處在哪種程度上。


有的人很相信“科學”,很愿意訴諸于各種各樣的量表,看一下自己的抑郁指數、焦慮指數等。但這些都只是輔助我們進行自我探索的工具。


最終的判斷,以及做出決定是否求助于心理咨詢,還是要依據自己內心的體驗。


理解自己內心的體驗,往往需要我們將自己沉浸其中。

舉個例子,作家余華在寫《活著》的時候,第一稿是以第三人稱“他”來敘述故事的,但寫到一半的時候怎么也寫不下去了,然后他做了一個很重要的修改,把第三人稱“他”改成了第一人稱“我”,結果很順暢地完成了整部作品。


對于內心痛苦的體驗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跳出感受去談論痛苦,經常是被卡住的狀態。把自己投入進去,才可能對內心的痛苦有更準確的理解和判斷。


那么,如何判斷內心的痛苦體驗是否到了要尋求專業幫助的程度呢?我們每個人對于痛苦的耐受都是不一樣的。不妨試著給自己體驗的痛苦程度進行排序。


例如:想一想你所經歷的事情當中最痛苦的那件,體驗它帶給你的感受,然后給這種感受打一個分數:10分。


再想一件不怎么痛苦的事件,也去體驗它帶給你的感受,可能是3分,也可能是2分。依據這兩個分數,我們目前體驗到的痛苦程度就比較好判斷了。


不建議大家到了10分的痛苦程度再求助于心理咨詢,因為到這時,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的損耗。相比之下,8分可能就已經是需要尋求心理咨詢幫助的程度了。

F99~99~%3H6PIJ11T~F9_8J.png




3


第三條原則:主動求助意味著主動改變


這一條原則談的是心理咨詢中的動機問題。心理學中,動機特指激發和維持個體的行動,并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


動機在咨詢中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激發功能,這就是之前提到的“誰痛苦,誰求助”。痛苦會激發一個人向外尋求幫助。而尋求幫助只是改變的第一步,心理咨詢要想有好的效果,我們也要在這之后做許多努力。


這就涉及到動機的第二個作用:維持和調節功能。心理咨詢說到底還是需要來訪者做出改變的。


改變如何發生?動機越強烈,改變的可能性越大。這其中,來訪者的主動性是很重要的。


在醫學領域有一句話叫“醫不叩門”,意思是說醫生不會主動去敲開病人家的房門說:“來,我給你治病吧。”


因為這樣很容易激起病人的防御心理,病人很可能會說:“我好好的,治什么?。 ?/span>


相似的場景也經常發生在勸別人去做心理咨詢的情況里。


一些學生入門心理咨詢之后,會去建議周圍的朋友遇到心理困擾就去看心理咨詢,覺得心理咨詢一定能夠幫到他們。


心理咨詢或許真的有幫助,但前提是這位朋友有動機去主動求助。


這樣,在后續咨詢工作中,來訪者和咨詢師建立起的工作聯盟才夠牢固,來訪者才能夠真正從心理咨詢中獲益。


從這個意義上說,心理咨詢師反而是咨訪關系中相對被動的那一方。


這種被動體現在,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來訪者做好準備邁出第一步,做好準備做出內心的改變。


當來訪者做好這樣的準備時,也就到了心理咨詢發生的“時機”。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久久精品.com|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思热99re视热频这里只精品|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9988|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