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心理學:每一個“內向成功者”都具備三種頂級的能力發表時間:2020-05-06 13:47 1920年,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人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ies),把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這也是人類對于性格的早期認識。內向的人總是從外部世界尋求印證自己內心概念的事物,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 成功者大多數是內向的人?
我們可以說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內向的,但是大多數成功者都是內向的人一定是誤導性言論。假如馬化騰、雷軍也算是內向者,那么只能說明,人類的本性是內向的。很明顯的是,這些人還不算是真正的內向。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找到自己的舒適區并擅長為自己找借口的人,怎么可能是內向者? 心理學上對于內向者有很多精確的描述,比如人的言語、思維、情感常指向于內者為內向。通過分析定義,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定義只是按照行為表現特征的出現頻率來劃分的,而并非是完全在內向和外向人群之間劃分出了互不干涉的區域。 再外向的人也不會將自己的思維、情感、言語完全指向于外。人作為獨立的個體總是有想離群獨處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適,我們都有自己不喜歡接觸的人。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區別只是在這些方面的表現更嚴重些。從這個角度看,內向的人要改變下,并不困難。 那么,內向者如何取得成功? 一、學會用積極的方面來彌補自己的缺點 真正的“內向成功者”大多都實現了自我轉變。比如,比爾·克林頓從一說話就害羞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演講暢快流利的國家領袖。一個做事瞻前顧后的人,如何變得果斷? 那就是增強自己的思維能力,不是減少思維對象,而是加速思維的運轉。要學會從積極的方面來彌補自己的缺點。比如,你不喜歡接觸人,那么就將自己和別人接觸的時間縮短,做事交流找到最簡潔的方式。 二、在適合自己的工作發揮自己的思維特點 內向者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到一個可以發揮自己性格特質的地方,而不是長期壓抑自我特質。不要突然把自己拉入不適應的環境中,在自己適應的環境中,適應能力會慢慢增加。適合內向者的工作包括:設計、醫護、售后、檢測、心理咨詢師等等。 這些工作的特點是,不需要強制性的交流,只需要從業者,掌握好自身的技能與工作職責,就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而且,這些工作對從業者的要求都是要細心、認真、擁有耐心和獨特新穎符合時代的思維方式。 三、用正確的眼光看待世界和自我 世界的存在方式取決于每個人看待它的眼光。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外向者”的世界——交流的手段和自我展示的平臺越來越多,需要很頻繁的交流,人人都在展現自我,人們展示自我的面不斷增多,展示自我的經濟效應顯著增加。 然而,我們還可以將這個世界描述為“內向者”世界——我們的交流越來越傾向于間接交流,交流工具的增多讓我們選擇了更多時間自己不去面對人,自我展現平臺的出現其實是一種內向者需求的體現,我們不用再去過多關注別人的目光。 人有時候是外向的,有時候是內向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當你覺得遇到很大的風險,自己難以應付的時候,就會傾向于收縮在自己的安全區域,保護自我。內向者最大的缺點和敵人,是你自己,內向者要懂得保持自我。 這個世界可以宣稱,世界是外向者的,但是不要被那些通過擴音器傳出來的聲音所左右而壓抑自己。這個世界終歸需要你的眼光來接納,需要你的意見來評判,不然也不會向你傳達意見了。 過于內向不是一件好事,過于外向也不是一件好事。內向者要成功,首先要接納自己,前文所說的自我轉變,不是要內向者改變自我,是要換一種眼光來看待世界。 內向者最容易自我束縛,不敢去把想法付諸行動。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有勇氣去實踐自己的想法。在MBTI性格理論中,那些最有能力的內向者都具有外傾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