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育兒說|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發表時間:2020-04-13 16:41


心翔心理育兒問題解答專欄

家長:孩子5歲半,現在放假在家教他一點英語和認字,每天10分鐘左右。但是有時候他會說今天不想學了,是遵從孩子的意愿不強迫,以免破壞學習興趣。還是告訴他要堅持,即使不太情愿也要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很矛盾。


心翔大林老師:

首先是弄清自己做這件事的目的,因為目標對了,走的路才不會歪。適當逼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韌勁和耐心,而不是為了逼著孩子去幫我們實現未達成的夢想,更不是拿孩子當作自己的作品,拿來跟別人做比較。

其次是好好把握這個度。因為適合孩子的,做起來會得心應手,信心滿滿。父母要努力陪孩子一起,找到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然后堅持走下去。

最后,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學,開始想盡辦法對抗,甚至偷偷放棄時。我們要找到孩子不想學的原因。千萬不要跟孩子站在對立面,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否則只會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厭惡。

興趣和習慣的培養,比知識獲取更重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比單純的物質獎勵要重要,如何提高孩子的內驅力,在之前類似問題中也有提到,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簡單地告訴他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你想研究一只恐龍,那就需要先學習恐龍的知識,否則你發現了恐龍化石也不知道。父母要做終身學習者,成為孩子學習的伙伴。




家長:小時候還喜歡聽我念書,現在幾乎沒有興趣了,買了好多有意思的書都不愿意聽。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心翔心理大林老師:

首先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利于閱讀的環境。比如可以很方便拿到的適合孩子當前年齡段閱讀的圖書,以及舒適的閱讀區域,閱讀過程中不打擾等。只有在閱讀氛圍的環境中,孩子才會有閱讀意識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單純的靠父母強制性的閱讀,只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次要根據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選擇自己愿意閱讀的類型的書。例如有些孩子喜歡看繪本,可以先從繪本入手,逐漸的增加繪本中的文字量。

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你常常讀書,孩子也會因為好奇而翻看你的書。當他對一切都充滿了躍躍欲試的學習沖勁時,興趣之門被打開,一切就好辦了。只有父母也喜歡閱讀,才能帶動孩子養成這個習慣。每天固定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形成規律的時間。習慣至少需要連續的21天養成,所以堅持很重要。

閱讀不是灌輸知識,傳授方法。閱讀是讓孩子在快樂中自己去感悟,好書常常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孩子,而不是讓好書的意義通過成人的嘴巴告訴他們。


家長:兒子2歲6個月,他現在喜歡摸他的小雞雞,會不自覺的去摸,每次糾正之后他會有所改變,但是有時候他就說:“我要摸雞雞,我要摸雞雞。”講道理的方式好像對他不起作用。我們要怎么辦呢?


心翔心理大林老師:

2-4歲的寶貝,處于一個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這個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在性蕾期,寶貝的性心理可以有以下4個特點:性好奇;性驕傲;幼兒手淫;性別認同。

首先,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這個事情的發生是正常的,符合發展的,不要過分驚訝或慌張。其次,有些孩子由于感統失調,會出現這類的情況。當父母或保姆在養育過程中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就會造成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引發孩子玩弄生殖器的現象。這類孩子需要通過感統訓練,控制環境給兒童以適當的感覺刺激,從而改善其感覺統合能力,使兒童能作出適應性反應。

最后,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幫助孩子糾正這個行為。例如:①豐富孩子的活動,注意培養多樣愛好,轉移注意力。②當孩子提出性問題時,應輕描淡寫地回答,不要欺騙,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否則父母的窘迫與羞怯,只能加重寶貝的好奇心。③減少環境中誘發性活動的刺激。孩子的內衣內褲應寬松些。④用正確方式引導。當父母發現寶貝與寶貝之間有互相觀看、相互觸摸等性游戲時,應及時加以阻止,但要注意方法,不要訓斥、打罵,而要說明道理,正確引導。應用科學名詞解釋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訴孩子如何保護它,不能隨便玩弄。每次回答回答的這些問題時,不要超過孩子的好奇范圍和理解能力,就具體問題回答,不要過深過細,應當通俗易懂,充滿自信。



心翔心理育兒說

從小被認可和不被認可的孩子,長大以后有什么樣的區別呢?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是從小被鼓勵、肯定、包容的人。她樂觀積極,總是對什么事都抱有激情。從她嘴里聽到的,永遠都是正向的、有希望的觀點,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或者給予她更多機會。


一次聊天中,她說起了父親的一句玩笑,“我出生的時候是腿先出來的,可是我爸卻告訴我是打著蓮花座出生的。”說到這里,她笑得花枝亂顫,但我卻在她的話語里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對于女兒,父親給自己出生場面的評價,讓她感受到了認可、重視,以及不可比擬的價值。不管事實是不是坐著蓮花出生的,她無疑是被無條件接納,并深愛著。


反之,如果一個人總是從小得不到認可,那又會怎樣呢?我遇到這樣一個孩子,他其實樣樣做的都不比同齡人差,但卻非常敏感且情緒化。在去支教的前一晚,我們發起了孩子們的小組討論,主題是自己有什么才華可以服務留守兒童。這個孩子充滿熱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組員們覺得這個想法并沒有什么創意,甚至有人說,“你的這個能力人家都有。”這一句話激起了他和組員間的矛盾,甚至讓他崩潰得大哭了起來。你是否覺得這個孩子太自負了,經不起一點批評?但我卻從他的委屈里感受到他強烈地渴望著被別人認可。


自負是缺乏被認可的孩子最容易發生的表現,這樣的孩子是很容易發脾氣的,雖然每次發完都很懊惱,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他們不茍言笑,喜歡和別人對著干,愛挑刺,好像事事別人都不如自己。有的長大后會感覺生活殘忍又不公平,給其他人都設定了不近人情的評判標準,所以這樣的人很難與人相處,這些都是和內在的自己在對抗,不是外界對他不好,是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堵死了所有的路。即使他們中有人通過艱辛獲得了成功,內心也依然痛苦,每天戴著面具,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更加感受不到真實的自己。


在一個人的童年時代得到無條件的接納是多么重要。如果一個人在成長經歷中一直沒有得到認可,這很可能會成為他一生的需求,直到當他成為父母的時候,也還會是個成年兒童。


親愛的爸爸媽媽,請記得在他童年時期就給予他一份認可,種下一顆無條件接納的種子,假以時日,這顆種子在愛的氛圍里將成長為參天大樹。


“聽話”是好孩子的標準嗎?


大多數中國父母都說過類似的話: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去問幼兒園的小朋友,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他們大多會回答你,聽爸爸媽媽話的孩子。這無疑暗含著一個潛臺詞:我需要滿足父母的要求,才能獲得他們的愛。


在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話里,還有一個更直接明了的詞:討好。


乞討他人的好感。


乞討是卑微的,需要把自我的感受往后排,甚至降到最低,最終放棄自我的感受。當一個孩子完全放棄自我感受后,他就只能不斷地渴求別人的認同,才能填滿自己的內心,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


他們通常敏感,缺乏自信,十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習慣性地看別人的臉色,在意別人怎么說

很難拒絕他人的合理要求

怕麻煩別人,當他們獲得幫助時,又感覺自己承擔不起別人對他的好,會覺得受寵若驚,總想著馬上要回報別人

有的孩子會默默地,感覺理所應當地承受不公平,甚至是霸凌和性侵,因為他們總會在發生事情后認為是自己的錯。


捫心自問,在傳統的教育理念里,好孩子的標準何嘗不是聽話呢?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似乎都是這樣認可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又如何能活出真實的自我呢?



如何做到認可孩子?


回憶一下我們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曾意氣風發,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追趕上名列前茅的同學,都曾在你面前展示過獲得的榮譽。


如果你感受到他對學習的冷淡、懈怠,甚至厭棄,這一連串反應中家長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難道全都是孩子的錯嗎?從表象上看,你可以責怪孩子不務正業,交友不慎,認為這是他墮落的結果。但你無法回避墮落的背后是一份無奈的自卑和想得到認可的渴望。


我們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呢?


1、真心欣賞你的孩子,并把你觀察到的優點真誠地表達出來


2、寬容事情的結果,即使不夠理想,你也可以著手過程,逐漸調整


我們常因為成績和孩子發火,但即使是高考也不能決定命運的好壞。比起分數,孩子擅長什么,是否有生存能力,如何實現價值,這些問題更值得我們的關注和培養。


3、接受現實,認可自己


這里的認可不僅僅是對孩子來說的,也是對于我們自己,甚至是我們自己的父母。


我們總是把未完成的遺憾和焦慮負重在孩子身上,比如有的人因為學歷吃過苦,就認為孩子必須進入名牌大學;有的人因為小時候家里窮,就認為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但其實現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你,接受那些錯過的,注重此刻你擁有的。用你擅長的去引導孩子。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學覺察自己是否虛偽,是否在討好,有覺知地體會和孩子的每一個當下。因為家是孩子的根,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你所看到的不完美,不過是為了掩蓋內心的脆弱,是小我偽裝的把戲。長大后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樣子,也不過是童年時代缺失的自尊。


孩子渴望從父母那里得到足夠的愛,接納正是愛的表現,內心充盈了,空洞帶來的負面反應就會減少。



如何不再對孩子的行為大驚小怪?


很多父母都會用一種過度的方式,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孩子有點擦傷,我們就急忙送他們去醫院;

當孩子考試得了C,我們就立刻去請家教;

如果別的孩子打了我們的孩子,我們恨不得立即將他們一家送上法庭;

如果孩子撒了謊,我們就暴跳如雷;

如果孩子膩煩了,我們馬上就去買玩具,雖然買回來的不一定比他們擁有的更好玩;

等孩子到了13歲,我們又會替他們張羅一場比婚禮還體面的派對……


選擇這種方式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內在的匱乏,缺乏穩定的價值觀,于是產生了一種夸大、扭曲、過分解讀的狀態。


人就是如此,當內在空,自然會向外求,期待用別人的好來取悅自己。別人滿足不了自己的期待,就會覺得不得了了。如果我們總是感覺“不得了”“很糟糕”“完蛋了”,情緒就會被恐懼支配,受害的一定都是孩子。


我們口口聲聲說“愛孩子”“為孩子好”,可這份“愛”卻容不下孩子的真實。


父母的覺醒,意味著不再大驚小怪,不再過分應對孩子的行為,明白如何控制情緒,如何溝通,甚至接納那些曾經無法接受的。父母有暴力和極端的行為,都是產出過度的表現。


學會和情緒和平相處,是唯一也是必經之路。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久久99久久99精品|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