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感統訓練的5大誤區,你踩雷了嗎?發表時間:2020-03-30 16:51 感統訓練注重的是兒童感覺和動作的發展,目的是幫助孩子不斷與環境產生互動,提供給孩子豐富的感覺信息,使其建立復雜的神經“網絡通道”。 感統訓練幫助孩子控制和調節感覺信息,使他們對各種感覺刺激做出適當的反應,促進孩子感覺統合能力(平衡協調能力、行為能力、組織控制能力、學習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的提升。 雖然越來越多的早教理論強調感統訓練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家長對孩子感統失調的問題了解甚少,并存在一定的誤區。 1 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育遲緩、情緒暴躁、膽小愛哭粘人、身體協調性差....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會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就是年齡小,等長大了就好了。 要知道感覺統合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后天的訓練很重要。 孩子需要從小與周圍事物保持接觸,接受環境信息的刺激,并主動通過訓練讓大腦和身體互相協調,才能不斷促進感覺統合的發展和完善。 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訓練和學習機會,那么感覺統合能力便無從發展。 2 有的父母以為感統失調是一種見不得人的病,其實所有孩子的身上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別而已,就算成年人也會有感統失調。 例如:暈車、怕高等等,這些都是感統失調的表現。 雖然感統失調不是病,但是它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學習力、身體協調力、情緒控制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各項能力的發展帶來阻礙。 如果不能及時通過針對性的感統訓練及時改善,恐怕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 3 有的家長聽到感統課程這個詞,就感覺這是給特殊兒童上的課程,我的孩子不需要。 其實,感覺統合過程是我們人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活動,每個人的生活、學習都離不開感覺統合。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性逐漸在發生變化,兒童的成長過程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兒童游戲時間變少、活動空間受限、家長過度保護、老人帶孩子。 這些問題的產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兒童感統失調。所以,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兒童都應該多進行感覺訓練游戲,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 4 有的父母把感統訓練簡單地理解為體育訓練,甚至認為體育活動可以完全的代替,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感覺訓練的過程是創設一定的環境,使孩子接受正確的、豐富的、不間斷的感覺刺激,以達到激活孩子心理、引發積極行為反應的目的。 5 有的父母重視到了感統訓練,卻認為有專業老師帶著寶寶就可以了,無需家長費心。 其實訓練過程中的親子交流才是感統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感覺統合訓練中不可或缺的輔助人員。 訓練過程中的親子交流才是感統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日常護理中有了你的鼓勵與贊揚,寶寶才會更加努力地去訓練,而且有助于寶寶身心的健康發展。 1、提高自控能力 感統訓練不僅是對生理功能的訓練,還涉及心理、大腦和軀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孩子通過訓練可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情緒變得穩定,注意力有所改善。 2、提高學習能力 感統訓練的關鍵是給予孩子視、聽、嗅、觸、關節、肌肉、前庭等多種刺激,并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讓孩子做出正確的反應。 感統訓練對改善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學習成績等都具有明顯效果。 3、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 感統訓練對孩子運動平衡能力差、動作不協調的改善效果非常顯著。 4、提高適應環境能力 通過感統訓練,孩子與環境產生互動,有助于孩子認識物體的形狀、顏色、質感、聲音等,有助于孩子提高認識自己身體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的發展。 5、促進孩子心理成長 在感統游戲中,孩子有大量與其他小朋友的機會,這可培養孩子合群、開朗的個性。 當孩子能掌握并獨立完成各種游戲和活動時,會由此獲得鼓勵和表揚,其自尊心得到了滿足,也有了成功的體驗,并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使孩子宣泄能量和情緒,有助于身心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