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當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失控時,試試這種溝通方式!

發表時間:2020-03-22 09:28


心理學、親子




//////////



01


在一期《少年說》中,高二男生張晨曦上臺向自己的父母道歉,因為自己兩年前曾離家出走,害得父母擔心,到處找他。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為自己曾經的叛逆,真誠而鄭重地跟父母說了一聲“對不起”。




本以為父母會為兒子的懂事而欣慰,畢竟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能反思自己的成長,感恩父母的不易,鼓足勇氣當眾道歉,實屬難能可貴。


但父親的回應卻出人意料:“成績還是最主要的,你的籃球時間應該要控制一下?!?/span>




兒子在道歉,父母卻在提要求。


張晨曦站在那里,從他絞動的雙手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痛苦和糾結,他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我每次回家打球,也沒有打一下午,也就兩三個小時。


我每次打球,是我整個學生階段最快樂的時間。打球都是跟同學一起,大家有說有笑。


你知道我在家里和學校有多壓抑嗎?每次我最期待就是體育課,體育鍛煉課。


回家寫完作業,待在家里我什么也不做。我能出去打球,現在你還讓我再……


張晨曦已經哽咽著無法繼續說下去,但最后他還是向父母保證:


“我知道學習最重要,籃球時間我會自己縮減,我也會管好自己,下次再也不會讓你們擔心了。”




兒子看似妥協了,但實則內心充滿了委屈。


這樣擰巴的場景其實在許多家庭中并不陌生。


孩子:“我穿這件夾克帥不帥?”


爸爸:“你作業做完了嗎?”


孩子:“我想去看演唱會?!?/span>


媽媽:“這次期中考試成績退步了,我還沒說你呢。”


孩子:“今天籃球比賽我進了5個球,給我們隊贏得比賽立了大功呢?!?/span>


爸爸:“你要能把這心思全都用到學習上,我就阿彌陀佛了。”


孩子在說A,你在說學習,孩子在說B,你也在說學習。


當學習成了父母唯一的關注點,親子之間的交流就像雞同鴨講,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只是被父母的種種要求所裹挾,于是干脆向父母關上了心門,甚至反抗父母。



02


其實,對青春期孩子而言,同伴關系逐漸占據重要地位。而有一個興趣愛好對他們來說也至關重要。


運動對于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是必需品,尤其是男孩子,精力充沛,通過運動可以讓身體內的能量釋放掉,把過剩的精力發泄掉。


由于荷爾蒙的影響,青春期孩子的情緒起伏比較大。經過一周的學習,孩子積累了許多負面情緒,而通過運動,尤其通過打籃球這種大體量運動,孩子的情緒也會得到釋放。




張晨曦和同學一起打球,既滿足了同伴交往的需要,也滿足了身體運動的需要,對他而言這么重要的一件事,在父母那里都成為耽誤學習的事情,孩子和父母的溝通之難可見一斑。


在電視劇《小別離》中,方朵朵的媽媽要求她英語考到85分就可以去古北水鎮玩。


結果成績下來了,她考了84.5,媽媽認為差0.5分,沒達到要求,所以方朵朵還是去不了想去的地方。


當爸爸跟方朵朵談到要尊重父母的時候,她掏出試卷,啪的一聲甩在桌子上,心中壓抑很久的情緒終于爆發了:


現在你們滿意了吧!要我尊重你們,請你們告訴我,你們除了尊重分數,還會尊重什么?


我在你們眼里,就是個分數機器。




方朵朵寫小說意外被媽媽發現,媽媽大光其火,認為她把寶貴的學習時間都用來干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還翻出參加歌迷會的舊賬。


這讓方朵朵覺得受到了傷害:“你們眼里,除了成績還有什么?”然后直接把父母推出了門外。




寫小說是她除了學習最重要的樂趣了,她可以在書寫中抒發自己所有的心情和感受,可是這唯一的美好也被媽媽否決了,剝奪了,她失去了一切業余時間,也失去了除學習之外的美好時光。


孩子的愛好,不管是打籃球還是寫小說,在父母眼里都變成了阻礙學習的“攔路虎”。


新京報曾經做過一項調查表明,受訪的中學生中有9成以上的人不愿意把心里話跟父母說。


為什么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說心里話呢?


  • 父母只看到孩子分數的變化,而看不到孩子心理的波動;


  • 父母只是單方面地在給孩子提要求 ,而沒有坐下來和孩子平等地探討問題的意識。


我們大人可以捫心自問:你愿意把心里話說給什么人呢?


肯定是一個愿意傾聽和理解你,并且最好能夠懂你的人,而不是一個整天對你百般挑剔,只是對你提要求,不在乎你的想法和感受的人。


人同此心。對青春期孩子來說,父母的不理解甚至不愿去理解就成為溝通的最大障礙。




03


上周末在等孩子上課外班的時候和身邊一個媽媽聊天,她看上去精明干練的樣子。


她得意地說,自己對女兒的管教十分嚴厲,在孩子面前很有權威性,絕對說一不二。


下課后,一見到媽媽,女孩便興奮地開口說:“今天我在學校……”


女孩的話剛剛開了個頭,媽媽就打斷她說:“別跟我說那些學校的破事了,快走吧,我一會兒還要收拾東西趕著出差呢。”


女孩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黯淡,默默地跟在媽媽后面走了。




我暗自可惜:本來是一個多么好的交流機會,孩子想跟媽媽分享自己的世界,可是媽媽卻毫不覺察地阻斷了女兒交流的通道。


如果父母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不耐煩,不愿意去傾聽孩子,孩子怎么還會繼續愿意和你溝通呢?


除了不傾聽,嘮叨也是造成溝通障礙的原因之一。


曾經有個調查顯示,孩子最討厭父母的行為之一就是頻繁的嘮叨。


父母的嘮叨,往往帶有不信任和指責孩子的意味,將焦慮和壓力傳遞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控制。


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父母還是像小時候那樣管教孩子,只能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增加親子關系的裂痕。


面對嘮叨的父母,孩子的應對方式基本上就是“裝聽不見”、“她說她的,我干我的”、“說煩了我就頂撞幾句”。


顯然,過多的嘮叨和說教達不到父母想要的目的,只能讓孩子和父母在心理上距離更遠,讓孩子更不愿意對父母敞開心扉。




04


為什么我們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了呢?為什么我們覺得孩子忽然間就開始叛逆了呢?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一書作者關承華老師認為:


青春期前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圍、親子關系,都對孩子進入青春期,或做了有益的鋪墊,或埋下了不良的隱患。例如:


一貫強勢、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媽媽,往往換來的是青春期孩子的過激反抗;


過分溺愛,從小百依百順,當孩子的青春期行為超出底線時,家長已經無能為力;


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為借口,漠視甚至放縱孩子,導致孩子青春期心理的大門對你關閉,危險就將來臨。


理智的家庭教育,平等的家庭氛圍,和諧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健康走過青春期的重要保證。


心理學研究認為,青春期孩子的一個主要人生任務是角色認同,他在定位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渴望獨立,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可以是平等交流的陪伴者、支持者和建議者,切不可成為高高在上的說教者、控制者和獨裁者。




05


記得多年前看過電影《大河戀》,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保羅去世后,他的牧師父親在教堂說的那段話很讓人動容,也讓人傷感:


“那些最親近我們的人通常是我們最捉摸不透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愛他,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去愛我們不了解的人?!?/span>




親人之間也有疏離的時候,不管多么親密,一個人也不能完全地理解另一個人。


對于我們的青春期孩子,即使有時候理解起來不是那么容易,但如果父母有去理解的意愿,可以在生活中創造更多機會和孩子交流。


比如參加共同的活動,全家一起去旅行,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和孩子打破交流的桎梏,加深情感聯結。


若是孩子去參加球賽,你做好司機和啦啦隊,去觀賽去為他加油,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若是孩子為贏得比賽而興奮,你可以給他一個熱烈的擊掌;


若是他因輸了比賽而懊惱,你可以輕拍他的肩頭表示安慰。


這就是家人的意義。




對青春期孩子來說,愛不需要你用太多的言語,但要讓他感受到,愛和支持,永遠都在那里。


一個朋友回憶到,自己高中時期忙于復習功課時,母親總是輕輕地放一杯牛奶在她的桌子上,然后悄悄地走出去,她抬頭看到的常常是母親悄無聲息的背影。


時至今日,母親已經過世,當她每次想到母親的背影,都會感動到落淚。


多一點關愛,少一點要求;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多一點柔軟,少一點強硬。


父母可以力爭成為孩子成長的加油站,而不要讓擰巴的親子關系成為少年的成長之痛。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完整版|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国内精品自线在拍2020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av天堂毛片久久久|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97视频精品视频人人一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免费 |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avtt天堂网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