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為什么你的自控能力這么差?發表時間:2020-03-15 10:14 你是否常因達不到理想目標而懊惱?你是否明知自己該做什么,但就是懶得去做?其實只要掌握了方法,這些都是可以戰勝的。 相信自己,因為你遠比自己想象中強大。 2018在悄無聲息中只剩下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在暗暗總結季度計劃清單時,是不是發現,跟以往一樣,有一大半都沒完成? 唯一能讓你的負罪感減輕那么一點點的也許只有這條了:你不是唯一的那一個,大部分人都患有『自控力不足綜合征』。 既然大家都有病,那你是不是就心安理得了呢?當然不是! 讓我來說出你的心聲吧:你不能擺脫『自控力不足綜合征』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病根兒在哪里! 其實『自控力不足綜合征』的本質很簡單:你明明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但卻沒有那么做。 貝特朗·拉森認為,人之所以缺乏自控力,根源在于以下五個方面: 01 沒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觀所在 不問價值觀的自我管理方法都是一廂情愿和無效的,這就是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關于自我管理的書,但沒有一本奏效。 說你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你別笑,也別自以為自己真的知道。 貝特朗曾接待了一位咨詢客戶,他說他一直夢想著創業。而當貝特朗問他『你最重視的價值觀是什么』時,他深思熟慮后得出了結論:安全感。 很有戲劇性,創業意味著冒險和經濟上的不安全感,而這個人向往的卻是安全穩定的生活。因此,這個人的目標和價值觀發生了沖突。他也終于明白了自己遲遲達不成目標的原因。 所以,別以為你熱情澎湃寫在人生規劃里的事就一定符合你的價值觀。 02 恐懼挑戰 我們擔心事情會變糟,又害怕事情會變好。如果你能把80%的注意力放在『獲得自己期望的結果』上,你就更有可能得到自己期望的結果。 其實,我們每個人最深層的恐懼莫過于無法應對生活中出現的挑戰。這也是你遲遲無法付諸實際行動的重要原因。 當特種兵高空跳傘時,如果主傘沒有打開怎么辦?那就需要割斷連接主傘的繩索,然后打開備用傘。 但如果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放在擔心主傘沒打開上,那你將永遠學不會跳傘。 在特種兵的訓練里,有20%是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剩下的80%則是為迎接成功做準備的。 要把『這事可能辦砸』的念頭徹底壓下去是不可能的。應對方法是你可以考慮可能出錯的地方,但不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這上面。 03 沒有設定一個好目標 注意:不是『目標』,而是『好目標』。別盲目定下目標,它只有能觸動你,才會起作用。 想必你沒有實現的爛目標已經夠多了。目標的好與不好,直接與你實現它的程度相關。 一個行政主管,她的目標是『做個好母親、好妻子,保持體型,還想做好本職工作』,但這個目標并沒有讓她變好。她仍然覺得工作沉悶、單調,在辦公室里總是毫無熱情。 而當她把目標改為『成為整個辦公室里最和藹、最積極的員工』之后,她發現,給身邊的人送去更多的微笑、贊美和表揚,不但對他人很有意義,也讓她自己充滿了動力。 她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不但變得更外向了,也對構建樂觀、積極的企業文化做出了貢獻。 所以,當你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原本的負擔現在會顯得輕松許多,而且會充滿樂趣。 04 總是不做出決定 當你決定把做成某件事當作目標的時候,你不必等萬事俱備,你只需要保證這是個值得一試的正確選擇。 很多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有一個心理誤區,那就是把做決定當成了得到『結果』,其實做決定的關鍵是做出『選擇』。 做決定的本質是『結果不確定』,它總是暗藏風險的,你要認識到這是常態并接受它。 可能有人對你許諾,只要你自己創業,他就給你1個億,但這并不是一個真正的選擇。在現實中,當你開始創業的時候,你知道自己有可能賺1個億,但也有可能破產。 當你決定把做成某件事當作目標的時候,你不必等萬事俱備,你只需要保證這是個值得一試的正確選擇。 一旦邁出選擇這一步,就會愛上自己的選擇。或者換一種說法,你不會為自己做的選擇后悔。相反,我們只會為自己沒做的選擇后悔,不是嗎? 05 不能進入最佳模式 我們平時所說的提高自控力要養成好習慣,其更深層次的含義便是訓練自己隨時進入自己的最佳狀態,這是自控力的最高境界。 這里的『模式』類似于常說的『習慣』,但并不等同于習慣。『模式』是一種『存在方式』或『狀態』。 如果有人拿槍瞄準了你,你會覺得害怕,甚至被嚇哭。而特種兵不會這樣,他會馬上將他的關注焦點,從『被擊中』轉向自己平時練習過無數次的動作,把槍架到肩上,右手握槍,扣動扳機。 這種快速進入應對當前局面的最佳狀態就是所謂『模式』。 在面對目標、任務、壓力的時候,如果你無法引導自己進入最佳模式,那你只能躊躇在自控力的大門外暗自神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