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述:
一位大城市的小伙子,23歲,七年煙齡,每天兩包煙,曾經自己多次戒煙沒有成功,網絡求助,我用催眠方法,解除他擔心不和大家一起吸煙會變得孤單的心因,并在催眠中使用NLP療法,使他戒除了煙癮。隨訪中,連續五個星期,除了第一個星期嘗試吸了半支,第二個星期復吸了幾支,其它時候都不再吸煙了,自述已經徹底沒有煙癮了,而公司的同事,也跟著一起戒煙,這樣的療效,讓他開心,我也高興。
咨詢經過:
經過一次的咨詢,這個小伙子就找到煙癮的根源問題了。
首先讓小伙子放松,利用催眠治療,讓其意識到自己的煙癮是由于自己的孤獨引起的,鼓勵他多融入到同事和朋友但是生活里面。在放松過程中,他慢慢地說道,自己在抽煙過程中很享受,不用理會那些別人的目光,不需要和人打交道,只需要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好,只需要自己開心就好,只要自己一個人自在就好。其他的東西他都不需要去考慮,多自由,多舒服。
催眠治療的過程就是來訪者自己與自己潛意識的對話,從自己的真實情況出發,慢慢探尋自己內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終于他自己知道并不是自己真的喜歡抽煙,而是一份孤獨感讓自己用抽煙倆麻痹自己。經過催眠治療,他明白了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后,反而覺得抽煙是一件厭惡的事情,漸漸地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消除自己的孤獨感,對煙的寄托慢慢轉移。
后來,據他的回憶,他說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他說自己從小就是比較孤獨的,別人不和他玩耍,他在一旁看見別人一起玩的時候特別悲涼,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量來獲得別人的認可,只能壓抑自己。長大以后,沒有自信去交友,只能通過抽煙來派遣自己的寂寞和無奈。
很多人都不明白,喜歡做一件事情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原因,不管是生活的還是內心的情感需求都是需要去理清楚的。需求無法從正常的手段入手時候我們就會尋求不同的出路,他明白他選擇了抽煙,面對自己的孤獨感。
其實,他的內心并不是真正喜歡抽煙,而是在抽煙的時候給他帶來了一種舒適感,和輕松感,逃避了自己面對自己的孤獨感和凄涼感。
在催眠治療的時候,一旦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就會不停的完善自己已達到自己的需求。
這就是催眠療愈的力量
轉移以后,他越發覺得自己對煙的需求和渴望遠遠地降低了,抽煙的次數慢慢降低了。精力也轉移到其他方面了。
往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主題是如何來拓展自己的社交朋友圈和怎么來提升個人魅力。 ——525心理網
經驗感想: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一樣東西不是真的喜歡它,而是一種逃避,一種寄托。只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就可以解決問題。